4月20日星期六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五点半起了个大早赶高铁,参加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民族音乐与文化传承”研习峰会。怀孕已经5个月了,肚子也已鼓起,但我依然要挺着肚子坚持坐5个多小时的高铁来到这里,因为这次来我是有目的的,是有学习目标的。
刚毕业就入职,对于课程我是一张白纸。我对自己的定位:课本不熟,毫无经验。上班第一学期的音乐课程全在靠我自己的理解和摸索中进行。而且由于第一学期开设的是器乐和舞蹈课,一个学期下来,我就更不知道怎么教课本了,甚至可以说是畏惧。抱着这样求知的心态,来到了杭州“千课万人”。幸运的是,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虽在仅有的两天半课程里,但我收获的满满当当。
在这里,最关键的是我找到了做为一名音乐老师的自信!找到了做为一名音乐老师该有的样子!看到他们与孩子们相处的那么融洽,我不由得心生羡慕,不由得幻想着我的课堂。
我的课堂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高效率,歌曲两三分钟一遍,两三分钟一遍,整个课堂枯燥且无味。在自己之的课程构思中,我也曾无数次的想过要将音乐与文化联系起来以丰富整个课堂,认为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应该丰满其音乐素养,但这还只是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这个想法对与不对,始终也不敢实行于课堂,教学目标还仅限制于书本上学唱一首歌。
终于,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黄美华老师说,应该改造、拓展,有时甚至是重新开发师本课程,源于教材,围绕文化主题建构课程内容,丰厚国家课程,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简而言之,就是把课本上的一首课变成一组歌,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丰富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
我认为这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黄老师通过《卖报歌》、《卖报之声》、《码头工人歌》,进而聆听《义勇军进行曲》,进而走进聂耳,走进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我想其教学效果绝不是仅让学生一遍遍的反复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所能达到的。还有像吴丽娟老师的《草原放牧》,在聆听欣赏曲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介绍琵琶,辨别琵琶音色。之后吴老师介绍她的课程设计时说,我的教学目的是希望能够借《草原放牧》这首歌可以给学生打开一扇窗,希望孩子们以后可以喜欢琵琶,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我想这才是一节音乐课的真正价值。
这两天我也曾不断地幻想着我的音乐课堂。看到孩子们一个个认真听讲的面庞,积极参加与配合课堂互动,我不由得的羡慕起来。孩子们伴随着音乐《阿细跳月》跳起彝族的竹竿舞是那么的从容,有秩序。我的孩子们,我该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不断地问自己。我有时会想这些孩子台上的表现会跟台下一样吗?会不会是提前排练好的?会不会是因为台下坐的全部是老师?又或许全部都是挑出来的优等生?但后来知道,竹竿舞确实是他们提前排练好的。我的课堂常常被纪律问题所牵绊。我的课程不够精彩是一部分原因,但只有纪律好了,学生才能去听课,才能听得见老师讲课。我想这也不是个小小音乐老师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所有学科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另我折服,都是那么的专业,无论是从声乐,钢琴伴奏等方面,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孩子们的童声合唱是那么的悠扬动听,他们是从一年级开始训练的,现在三年级,音乐素养是一点一滴积累的。
在这里我找到了我今后奋斗的目标,我知道了我今后应该去学习什么,应该要去做什么。我要去好好备课,丰富课程,要去练声乐,要去练钢琴,我要学的还有很多!这趟杭州我没有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