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妈
*整理以前的碎片文字,存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儿子四周岁半了,小家伙虽然调皮的让人头疼 ,但也有好的一面,他的画画的挺好的,喜欢做各种各样的手工 ,还认识好多的字,也很爱看书, 每次去超市他都先挑一两本书,然后坐在购物车里看,这时我和老公才去买我们需要的东西。
说起认字,其实也是偶然的。差不多在他一周岁多一点吧,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事哭了,被我很容易的就逗笑了, 我随手拿笔在墙壁的贴画上写了大大的“哭”字,边做着表情边指着字说到:“瞧瞧你哭的时候,多丑,这嘴巴张的有两个大,就是这两个‘口’,还有下面的‘大’字,这呢是你的眼泪,一‘点’一‘点’的往下掉”。然后又写了一个 “笑”字,“你看,这‘笑’字就好看多了,多可爱!”说完也就没在意了。
晚上老公下班回来,儿子指着我写的“笑 字,一直对着老公笑, 老公不解,问我是什么意思, 我也摇摇头, 这时儿子不笑了,一副哭的表情,并且又指着 “哭”字给老公看,我恍然大悟,问到:“轩轩,是不是认识这两个字啦?”儿子开心的点点头, 边指着字边表演给我们看,我太惊讶了!搂着儿子亲了又亲,心中也萌生一个想法。
从第二天开始,我每天教他一、二个常用的字(他要是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几天之后,我把教过的字和一些相近的生字混在一起,例如“床”,混在“麻,店,庄”一起,然后和他玩类似于“找不同”的游戏,让他找出来我教过的字,每次他都能全部找对,这个方法用了好长时间。
等他认了一定量的字后就不教他了,我们给他买了简单的大字本儿歌书, 他挺喜欢看的,指着字一个一个的读过去,不认识的字就问我,等他学会了, 我偶尔就假装忘记,突然不会读儿歌了,于是,他便教我这个“笨蛋妈妈”,而且乐此不彼,一副很得意的样子……
渐渐的,儿歌书也换成小小的故事书,折纸书等等,每隔个几天,都会抽个一天半天的带他去书店看书(偶尔也会去图书馆),回家前,让他挑一两本他爱看的书买回来。
自从识字后,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路边的广告牌和路牌,但偶尔会出现错别字。有一次他指着“晋陵中路”说:“妈妈,你看,‘普陵中路’。”我告诉他那是“晋”字,不是“普”字,“普”字上面长着两只小耳朵呢。看书时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把“别墅”看成“别野”,“鬼鬼祟祟”看成“鬼鬼崇崇”,有一次我正在烧饭,他跑过来问我“波此波此”是什么意思?我拿着锅铲想了好一会也没想出是什么词,又问他一遍是什么词。他还说是“波此波此”,真把我给问懵圈了。就问他:“你在哪里看到这个词?可以拿给我看看吗?”“书上呀。”边说边拿书给我看,我滴个天呐!原来是“彼此彼此”……
上小学后,每逢节假日双休日,一如既往地抽个半天时间带他去书店和图书馆看书,并帮他在图书馆办了一张少儿借书卡,我也办了一张成人卡,回家之前,我们会一起借几本书带回来看。
后来,他学校的小记者辅导老师,知道他喜欢看书,又帮他办了一张成人借阅卡,哈哈,双卡并用,让这个小书迷过足了阅读的瘾。
没想到,一个无意的举动,成就了一位小书迷。
(2010.6.11记录,2024.12.7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