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家族的命运需要三代人的持续努力
今天和中职孩子聊天,觉得他们很迷茫,学到的知识没有多大用处,孩子都不感兴趣,未来需要去哪里,也没有长远的规划。
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我觉得教育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要决策,也是一个父母的必修课,父母有个好脾气,孩子也会有个好情绪。
一个孩子以后会走什么样的路,和父母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家庭的氛围太重要了,今天突然仔细观察了身边的人,一个家庭需要改变环境,必须经过最少三代人的努力。
以前经常听老人说,三代人都要持续努力,才能改变家族的命运,最近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现在农村的孩子以为考到城市就改变了命运,其实考到城市,家里压力更大。
在城市生活,压力比农村大多了,如果你是清北毕业,家里没有钱,毕业处境很困难,今年好几个清北毕业的都去了海南,他们在海南注册公司,定居了,海南也有学区房,自主创业的政策也是比较好。
比如北上广的孩子,出生就在罗马,你即使北清毕业的,家里没有矿山,买个房子都要奋斗好多年,去年有个老师的孩子想离开上海,觉得压力太大了,但他的工资还可以,我现在想想,刚毕业就五千的工资,这些孩子怎么买房,租房根本养不活自己。
租房,最少都到一间房1500-2000,压力还是非常大,除了自己开销,想要买房,真的是天方夜谭,在上海,两个人收入达到四五十万,估计过得还可以,还贷款压力还能接受。
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工资都在5000-8000之间,想用这个工资买房,还要养孩子,赡养父母,真的压力山大。很多人刚毕业没有体会到,等毕业一年以后,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
有时候想想,适合自己的城市和生活才是最好的,不是别人在哪里你就去哪里。未来上海都是高精尖的人才,工厂都搬出去,污染减少,生活环境变好了,但是对于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
现在长江三角洲都是一体化,很多企业就搬出去,外地买地都很便宜,上海的土地价很吓人,在上海成熟的工厂就去外地买地造好厂房。不用付房租,还有一个固定资产。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自建厂房。这也是一个发展趋势吧,政府为了吸引资金,让他们买地造厂房,既可以落户,又可以给员工解决住宿,也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个大厂几万人到一个新的地方,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收入。政府双手欢迎。刚开始到昆山,发现郊区很荒凉,现在靠近阳澄湖的地方都很繁华了,政府对绿化做得非常好。
孩子在哪里生活,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到底是否要离开上海还是毕业一直待在上海,作为外地人,我觉得还是应该去外地,感受一下外地的生活条件,人文历史。
孩子大了,需要有更多的锻炼的机会,如果父母一直不放手,孩子是长不大的。我发现,从小让孩子做家务,比上补习班有用,做家务是个细致的劳动,慢工出细活,比如,洗碗,需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洗干净,拖地也要按照正确的步骤去操作。
农村的孩子生存能力非常强,应该从小就饱受生活的摧残,面对生活的压力,从容不破,为了自己的梦想,会持续不断的努力,他们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一个人。
晚上十一点的虹桥火车站,依然灯火辉煌,公交和地铁上都有很多人,早上五点半,地铁站已经有很多人排队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但我看到身边的本地孩子,都觉得父母不好。
或许家庭的成长环境,带给人巨大的影响,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现在这个社会,靠经验吃老本,过一辈子,非常难。知识在不停地迭代,你不管做哪个行业都要不断迭代自己的综合知识体系。
为了让孩子能有个更好的未来,大家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努力。我看到本地有的家里条件很好,但是工作非常努力,从来不抱怨,遇到问题见招拆招。非常努力。
多和优秀的人交往,2023马上就要过去了,最近规划好2024.希望未来的每天都过得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