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莫名其妙,总感觉提不起精神,心情跌落到了低谷。
这个时候,我似乎特别能感受到杜甫1000多年前的那种悲哀。杜甫是有才的人,他有着远大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而且他经常把自己比作后稷和契,是舜帝的贤臣,辅助大禹治水有功。
相对杜甫那个战乱,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来说,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幸福的太多太多。杜甫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自己在寒夜中瑟瑟发抖,还依然关心着底层百姓的生活,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宁愿拿自己的性命,也要换得全天下底层人民安定的生活。他之所以常常暗自比作后稷和契,因为他也有他们那样的才能和志向,想辅佐一代明君,让百姓安居乐业。
杜甫是一代诗圣,站在普通劳苦大众的身边,为穷困的人们摇旗呐喊,是时代造就了杜甫,也是是时代成就了一代圣人。但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尽我所能教书育人。从杜甫的诗句,从杜甫的人生经历当中,得到了那种对理想的坚守以及让我自己更执着于教育的事业。不要问你想得到什么,而要问你所付出的还够不够,还多不多。
杜甫虽然离我们远去,最后悲惨的在一条破船上。在痛苦中去世,没有留下遗言。但他的那1400多首组成了史诗般的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也从杜甫的身上以及杜甫的诗作中得到了奋斗的力量。
杜甫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为底层人民得深深叹息,震撼着我。让我坚持自己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教育者。哪怕是一星点的微光,如果能够点亮一个孩子的心房,这也许就是我最大的价值,也是我所坚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