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观看了《〈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俞鸿儒、刘玲琍、孟二梅、张雨霏、杨华德、牛犇、穆言灵、张连钢、萧凯恩以及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誉。他们就像雄鹰一样,让人仰望他们不凡的人生。作为基层干要发扬“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发光发热。
愿做“老黄牛”以实干担当造福于民,点燃群众“幸福之光”。
老黄牛,忠实,本分,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穷尽一生都在劳动。基层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端茶看报”,需要基层干部“下村进组”“走寨串户”,不当“书呆子”要当“泥腿子”,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正如黄大发同志用半辈子的时间,坚持带领群众在悬崖绝壁上凿渠引水,面对困难不退缩,遭遇失败不气馁,主动寻求科学方法,艰苦卓绝数十载,终于引来一泓清泉,改善了当地自然生态,改良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穿针引线的人,面对千头万绪、纷繁杂乱的工作,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统筹安排,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以及“鸡毛蒜皮”,要愿做“老黄牛”踏实肯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做好基层工作,造福于民。
甘为“孺子牛”以无私奉献服务于民,点燃群众“温暖之光”。
孺子牛,甘于奉献,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基层干部在基层工作就要在基层扎牢,稳扎稳打,不要身心两处。沉淀心情,甘于奉献,将自己的热情与汗水灌溉在乡土,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正如黄文秀同志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选择泥泞,告别繁华;青春正盛的岁月,她扎根基层,反哺家乡,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夺走她30岁的生命。古往今来,正是有一个个“时代楷模”在付出的时候没有想过要什么回报,一心想着能为民做什么,为家乡贡献什么,乃至付出生命,给群众带来幸福安康生活的同时也温暖了人心。作为基层干部要常怀“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关爱之心,做到不追名逐利,不计个人荣辱得失,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奉献刻印在骨子里、体现在行动里、融化在生命里。把群众的大事小事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帮助人民群众,当好人民的公仆,服务群众。
敢做“拓荒牛”以开拓创新致富于民,点燃群众“希望之光”。
拓荒牛,勇于解放思想,善于实事求是,敢于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敢于破旧立新。基层干部要立足本足岗位,守正创新,以创新谋出路。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大胆地想,勇敢地试,特别是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上用新招,出奇招,创造特色,培育典型,推动基层高质量发展。正如“顶云经验”就是发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打破旧规定,敢于冒风险,从最初为了解决温饱,最终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作为基层干部要在创造性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要全面总结成功的经验,更要汲取失误的教训,不能故步自封、裹足不前。要摒弃墨守成规、坚持与时俱进。要把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寻找新规律,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制定新举措,千方百计提供创业就业平台,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带动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