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亮星辰" 青少年中英文双语动力演讲
帖子的原文:
避暑山庄——“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
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康熙其实没错
“天下第一错字”,我是觉得有点好笑。因为康熙没写错。
不是多了一横吗?
是多了一横,在古代,这个字写一横,写两横都对。
这是怎么回事?
在古代,文字的传播主要靠手写,印刷的雕版也是手工刻上去的,这样就难免出现写的不一样的,像这个“避”字多一笔少一笔的。那以谁的为准呢?
汉字的标准
早期的标准字体当然是《说文解字》,秦代车同轨,书同文,把七国文字统一为篆文,汉代许慎收集整理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一。
后世的字体,以石经为准。
东汉时期,汉灵帝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也就是《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刻成46块石碑,作为经典的标准文本。
用隶书一体写成,字体方平正直、中规人矩,这就是《熹平石经》。这部石刻虽然是典籍范本,但对字形也起到了规范作用。
后世唐、宋、明各朝都用刻经的方式校正经典,书体也就有了标准。《康熙字典》收录汉字47035个,成为汉字集大成者。
大师总是对的
那为什么“避”字一横两横都对呢?
这就是书法的特点了,中国人尊奉大师,大师的随便一封信,一件手札都会被珍藏起来,有的还刻成石刻,永久流传,成为法书。但大师也有多一笔少一笔的时候,那既然大师这么写,那就算异体字,不能算错字。
具体到这个“避”字,请看下面几位大师的写法。
王羲之:;
欧阳询:;
颜真卿:;
赵孟頫:。
都是两横,哪里是康熙写错了。
“避”的甲骨文
我们来看甲骨文,由表示道路、行走的“行”、“人”形、辛辣的“辛”组成。
理解这个字,要先搞清楚由“人”和“辛”组成的“辟”。我们以前在认识“言” 的时候谈过,“辛”是往人脸上刺字,实施墨刑的刑刀,引申为刑罚,刑刀和人形在一起,表示实施刑罚,大辟就是砍头了。
有的甲骨文中间加了一个“0”形,应该就是表示砍下的头颅。
表示道路、行走的“行”和表示实施刑罚的“辟”和在一起,表示逃跑,躲藏起来逃避刑罚。
演变过程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字的演变过程。
这是金文,延续了甲骨文字形;这个金文字形增加了表示行走的“止”,和“行”合起来就是走之,表示行走。中间增加的“O”形在有的甲骨文字形中就有,疑似被砍下的人头。
这是篆文,这是隶书,从字形的原意和演变来看,“辛”字下面一横应该是正确的。两横,也许是受篆文看起来像两横的影响,也许就是简单的延续隶书的写法,很多名家这么写了,就成了异体字。
康熙其实没写错,“天下第一错字”的帽子戴不上。
总结
1.避的原意是逃避刑罚,引申为广义的躲避;
2.中国文字的标准有字典和石刻经文两种方法,但在书写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写法,名家书写成为法书以后,就成为异体字;
3.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的“避”其实就是书法上的异体字,而不是写错了。
转自 得到 《老浦识字》
演讲从字-词-句-短文渐进
-- "点亮星辰"青少年双语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