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自媒体“双刃剑”,促进工作提质增效
在信息传播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自媒体以其传播快、覆盖广、互动强的特点,成为一把“双刃剑”。若能科学运用,既能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工作效能,也可能因管理不善引发风险。通过学习,总结出以下工作方法,助力善用自媒体实现工作提质增效。
一、发挥传播优势,打造高效宣传阵地
自媒体平台的即时性与裂变式传播,为政策宣传、工作推广提供了新路径。在推动惠民政策落地时,将政策要点制作成短视频,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发布,搭配通俗易懂的解说和生动案例,让群众快速理解政策内容。同时,利用直播功能开展线上答疑,实时回应群众关切,使政策知晓率显著提升。
二、强化互动功能,提升群众服务水平
自媒体打破了传统单向传播模式,成为收集民意、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例如政务服务部门开通微信公众号“群众意见箱”,用户可随时提交办事难点与建议。工作人员定期梳理高频问题,通过推文集中解答,并针对典型诉求开展专项整改,形成“收集—反馈—优化”的闭环服务。此外,利用评论区互动、问卷调查等形式,精准把握群众需求,为工作改进提供数据支撑,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升级。
三、构建监测机制,防范化解潜在风险
自媒体的开放性易导致信息失序,需建立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在内容发布前,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信息真实、表述规范;运营中,通过舆情监测工具实时追踪敏感信息,对模糊表述、争议性话题及时介入澄清。例如,某部门发现自媒体平台出现关于政策的误解性解读后,迅速发布权威说明,并联合主流媒体转发扩散,有效遏制了不实信息传播。同时,定期开展自媒体运营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与应对能力。
四、推动跨界融合,创新工作协同模式
自媒体的连接属性可打破部门壁垒,促进多方协作。例如,组织部联合宣传、人社等部门,在抖音发起“人才政策云宣讲”直播,邀请各领域负责人在线答疑;同时,组建跨部门自媒体运营小组,共享信息资源,策划联合宣传活动,形成工作合力。此外,借助自媒体与公众人物、行业专家合作,扩大影响力,例如邀请人大代表、企业家参与政务话题讨论,提升政策传播的权威性与覆盖面。
自媒体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唯有辩证看待其利弊,在内容传播、互动服务、风险防控、协同合作等方面精准发力,才能将自媒体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利器”,实现工作效能与群众满意度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