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诗圣杜甫写过一组《咏怀古迹》,分别吟咏五位他心目中的英雄。其中第三首吟咏的,就是王昭君: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江水穿过千山万壑,奔向荆门,这里就是昭君当年生活过的小山村。她离开汉宫踏入荒凉的大漠,只留下青冢空对着凄凉的黄昏。君王只能依靠画像来追忆昭君的美貌,而昭君能回来的,也只有身着汉家衣裳的灵魂。千百年来她的琵琶声一直在耳边回荡,那是昭君在诉说着无穷的怨恨。
这首诗让我们永远记住了“群山万壑赴荆门”,那是属于英雄的雄浑与壮阔;也永远记住了“环珮空归月夜魂”,那是属于女子的美丽与哀愁;我们更记住了矗立在黄昏中的青冢,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聚多元而为一体的丰碑。
——《蒙曼女性诗词课·哲妇》阅读笔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