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和“文化”,一字之差有哪些区别(续)
“文明”和“文化”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同源同根,虽然高度相似,但很多情况下又泾渭分明,有着严格区别。除了前面《“文明”和“文化”,一字只差有哪些区别(概念篇))》一文提到的概念方面的联系和区别外,主要还有“五不同一相同”:
第一,词性不同。其一,文明为褒义词,是一个与野蛮相对的概念;文化则是中性词,有精华,有糟粕,比如旧时女性的裹脚、男尊女卑、嫡庶之别,等等,有的可能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会有那么一点点积极的作用,但弊处更多,有的则干脆是全无半点益处,因受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或舆论胁迫,或礼教的压迫,所形成的特殊现象。其二,从语法角度看,文明可作形容词,文化则不可以,比如,可以说一个人很文明,但不能说一个人很文化。
第二,源起不同。就现在的文献记录来看,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文化”一词,最早也见于《易经》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以文教化的基本含义已经非常明确。“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词,最早应该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指武》,提到“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出处不同对于区别两个词好像意义不大,但要从深处了解两者的不同,追根究底是必要的。更何况,非常可贵的是,几千年过来,这两个词的涵义是比较稳定的。
简单来说,一“明”一“化”,实际上已然分明。
第三,范畴不同。网络上,有些观点认为文化的范畴大于文明,我认为是不妥的。为什么?看概念,文明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则“特指精神财富”。
之所以出现文化大于文明的说法,应该是受西方观点影响的结果。比如,在前面《中华文明到底是多长》一文中曾提到,克拉克洪教授提出的古文明的三条标准:城市、文字、礼仪建筑,而且这一标准在西方学术界得到了普遍认可,我们需要注意的屙屎他们将“城市”作为了古文明的标准之一。再比如,英国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在书中其将文明看作是文化中较为进步的一个方面,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如果知道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文化的范畴大于文明的主张了。
我们无法说这一判断对或错,但至少在汉语体系中,这样的比较是不见得可行,否则就与两者的概念界定相悖。
那么,就汉语范畴来讲,两者哪个大、哪个小呢?答案是无法比较。文明虽然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但限于是积极的一极;文化虽“特指精神财富”,但是包含正反两极的。所以说,有交集,也有差集。
第四,侧重不同。文明是综合的,面向的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比如四大文明,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成果,是人类共同的成就,其趋向是“一元的”,通常情况下,更加侧重物质、科学技术等显性的方面;文化相对是单一的,面向的主要是特定主体,比如饮食文化、制度文化、企业文化,其存在是“多元的”,在实际应用中,则侧重于精神层面,包括风俗、信仰、哲学、宗教、艺术等等。
第五,状态不同。文明犹如一条无尽的河流,源远流长,且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延长而延长。文化则犹如一个湖泊,有着明显的地域性、族群性、行业性,在某一领域、特定时空成形,会有“小河”汇入以更新,也会有“小河”流出以至远,但延展性相对是弱的。
这是“五不同”,还有“一相同”,即“跨度相同”。
这一点是应该注意的。在网络上,有很多说法,认为文化要早于文明,也就是说比文明跨度更长,这个同样值得商榷。
个人认为,从本质上来讲,文明与文化应该是相伴相生的。为什么会这样?前边第三条已经提到了部分原因。当然,这就会涉及到文明的判断标准问题,会另行一文讨论。除此之外,还在于中西方或者说汉语与英语等西方语系对“文明”和“文化”的表达存在差异,有那么一些词要在不同语系中,实现涵义的精准翻译、无缝对接,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所以,没有必要纠结谁对、谁错。
就是说,我们要区分“文明”和“文化”,切不可简单地搞教条主义、拿来主义。这一点,在当代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