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少年的你》刻画的卷入校园欺凌学生,家庭情况不等,如单亲家庭、不讲理家长、粗暴家庭教育等,共同点表现为学生与父母关系不好,甚至有着严重隔阂。
无论是可恶的欺凌者,还是可怜的被欺凌者,其实都是家庭的受害者。
因为作为需要关爱与保护的未成年人,这些学生其实生活在精神分裂的世界中,家庭没有爱的氛围,家长也不教授爱与被爱,却要求这些学生自会成材,自觉会自爱与爱人。
爱是高级情感,不是喜怒哀乐这些与生俱来的情绪可比拟的。爱不是食物,缺了就能获得或者花钱买到。爱需要培养,需要用心呵护,尤其对于人格特质距离社会适应大的孩子,更要抓住关键期关注培养,而这正是家庭教育要关注的。
这个教育孩子的关键窗口期就是童年时期。
弗洛伊德更是认为,整个人生不过是五岁前生活的重复,这颇似我们古人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无道理。
因为婴幼儿时期重要性在于把孩子依恋关系变成安全型,或者意识到孩子不安全型特点,能更加关注孩子心理安全感需要,为此重在培养亲密良好亲子关系,奠定孩子人生发展基础。
而我们说教育孩子抓住童年,则是因为婴幼儿孩子尚不能完全独立生活,离不开父母身边,父母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孩子,但是童年不一样,开始读书上学,意味着离开家庭开始学校生活,开始接触社会。
这标志着一个人社会化的开始。
社会化包括四要素:明确生活目标、学习社会技能、遵守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仔细想一想的话,这些其实都是违背人性特点,即遏制本能上追求即使满足快乐的,为此才需要父母家庭的引导与关心。
这是童年时期关键的意义,也是作为父母要重视的根源。个体社会化良好未必能成为社会栋梁,但确保不会成为社会有害之人,这就是“先成人后成才”,“要成才先成人”。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有四种模式,你觉得自己经历的是哪一种呢,自己作为父母的话又会是哪一种呢,这些模式来自生活常识与感受,大致可以想个差不多。
第一种“放养式”教育。农村人教育孩子爱说“树大自直”,就是放养式管理,放羊般不管不问,任凭孩子自己成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这对于大多数孩子问题不算大,因为适应社会困难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而且这种家长也不是不管孩子,遇到大问题也会帮助孩子。
第二种“严厉式”教育。这种家长处于两种极端,要么好不容易成功的社会人士,要么比较悲催的失败人士,从自己体验中无限放大严厉教育模式,所谓“不打不成材”。比如红楼梦中贾政教育宝玉就是如此,看不顺眼稍不顺心就是一顿暴揍,即便打死过一个儿子了,也不认为这个方式有问题。
第三种“溺爱式”教育。老来得子多是如此,傻疼孩子也是如此,唯恐孩子受到伤害,希望孩子顺顺利利,所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满心里都是孩子第一,只恨不能给孩子摘星星满足所有愿望。现在的溺爱孩子还多了一个心理学依据,那就是担心伤害自尊,自尊受伤就会自卑,自卑就会自己破罐子破摔,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第四种“权威式”教育。积极关注为主,赏识教育理念,关心孩子情感,但是违反约定规则一样要批评教育乃至惩罚,也即是所谓“民主集中制”,这种教育建立在亲子关系良好基础上,即使批评也在提前约定与具体行为上,因此教育孩子效果最好,即自信自爱,又爱人尊重人,也就是社会化良好。
这几种教育方式最大区别不在于什么名字与称呼,而在于亲子关系连接度,以及家长自身社会化良好程度,关系良好是前提,家长以身作则是关键。
具体到电影人物,欺凌者学生与家长缺少亲情沟通,而且欺凌者学生几乎就是父母的翻版,出事后不是推脱责任,就是死里暴打孩子。
一个家长自己是什么人,要比说什么做什么更重要。
我们作为家长受条件、时代限制,当然也许不咋样,当然问题也会很多,可是要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在未来多辉煌有出息,而是不能变成社会对立者,不能成为大众唾弃者,这才是需要思考的。
还是那句话,孩子的优秀更多是自己自律努力的结果,而孩子的不幸更多是家长糟糕教育的结果,就像电影与现实中的无数故事,不负责的父母不教育孩子,有一天社会就会替代来教育,而这种教育往往就是毁掉一个孩子一生,更惋惜的是,这种社会教育原本是父母稍稍关注就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