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公司组织大家参加拓展活动,加强团队建设。
三十人被分为两组,组内相互帮助完成任务,组外相互竞争赢得胜利。
其中有一个拓展项目给我的印象很深——“踩雷阵”。
“踩雷阵”和电脑上的扫雷差不多。一张带有数字的方格地图,队员要从一边走到另一边,有的方格下面是“雷”,队员要以身试雷,前赴后继地趟出一条安全的道路,最终一起走出这片“雷区”。
踩到“雷”队员会“失去”一条腿,只能单腿蹦着走,如果再次出战踩雷,则失去双腿,由其他队员背着走出“雷区”。
所以,队员出战的先后顺序就成为讨论的重点。
一开始会比较顺利,策略就是按体重顺序挨个上,把力壮的男生留在最后。随着“健全的人”越来越少,越到最后大家对先后顺序讨论的越激烈,该让单腿体重轻的上呢,还是健全的准备背人的壮汉上呢,去几个人试几次才能走出雷区呢?
每个团队的选择都会不一样,重点在于大家讨论沟通的过程。是各执一词,还是听一个人发号施令,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又为什么大家会信服一个人的施令,或者怎么决定的讨论结果。
我们大家最后集体决定,由一名壮汉和两名瘦小的单腿来趟路,还算比较幸运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在规定时间的最后时刻全部队员走出雷区。
这是团队队员之间的沟通。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就是团队与教练的沟通。
这片“雷区”两侧有两个没有数字的区域。事前有没有队员问教练这两个区域能不能走呢,教练没有给予正面回答又意为着什么呢。
团队完成任务,教练总结的时候说,这两个区域是安全的草地。可以停下休息,可以抄近路避免很多“牺牲”。
可惜之前大家急着讨论任务,没有好好和教练沟通,落入一个小小的“陷阱”里,走了弯路。
《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於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
沟通的本意就是挖个沟让两个沟里的水相通。
现在沟就是两个人的脑袋,挖开未知、矛盾、误解,让两个脑袋能够想到一处达成共识。
知易行难。东方讲究的是哲学是世界观,西方则更注重方法论。
道理懂了怎么落地去做呢?
有本书叫《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从这书名我们似乎可以从中给出答案。
其实讲沟通教说话的书汗牛充栋,这本书吸引我的除了标题,还有它再版的次数,2015年插图修订第14版。
这本书第一版距现在已经30多年了,在美国有超过200万的读者,我一直相信不论哪国的人民,眼睛都是血亮的!
这本书有一些学术派,整体给我的感觉有一些像《如何阅读一本书》。
沟通、阅读,这种几乎每天都会做但是不会太深究的问题,被作者分析得丝丝入扣,系统完整,条理清晰。
这使我不禁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习惯到不经过大脑的行为,其背后应该都有类似的理论体系的支撑。
只是我们太想当然了,越熟悉的东西或人,越不会仔细用心的去观察理解,最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
3
阳明先生说:人必须要到事上练,才能立得住。不是一本书把道理方法全都讲给你听,就能懂就能做到的。
尤其像沟通这种事,就算不懂不说不练,都还是要沟通。即使你不去沟通,那也向别人传达了一种你不想沟通的信息,它也是一种沟通。
绘画、音乐、诗歌、舞蹈、电影,不论哪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实都是情绪的表达和传递,沟通更是如此。
但沟通不是单一的接收信息,而是双向的表达艺术。
说话的逻辑和方法,或许是需要学习练习一段时间才能掌握的,但是情绪却是可以一秒转变的。
很多时候同一句话,不一样的语气都能有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帮我倒杯水”这句话,对方用理所当然的语气和用微笑的表情对你说,你的感受能是一样的吗?
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你以什么样的方式情绪和别人沟通,能从别人身上马上得到体现。
情绪不对,内容也会被扭曲,再好的话术再漂亮的辞藻也枉然。
真诚冷静的沟通才是真正的艺术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