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足协和文旅争抢苏超管理权?都是为了利,都不纯粹
中国足球总是有新闻,或者是问题。不是输了,就是有麻烦。最新的事例就是,中国足协惹上了麻烦。
而这次是中国足协自找麻烦,是没弄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是贸然出击了,不成想有被反杀的可能。
先发展再规范,摸着石头过河,对新事物看看说,等等,这都是中国发展经济,或者说是中国之治的经验。而对于足球来说,也是如此。
在中国足球一片惨淡的状况下,贵州的村超,特别是榕江的村级足球赛却是如火如荼。是很火爆,也很吸引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了。无独有偶,苏超也是红红火火,地级市的各个队是你在我夺,热闹非凡,不仅带动了足球,而且还带火了文旅和当地经济。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各地的“村BA”等。
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怎的是,官不扰民民自安民自富,群众的力量真伟大。战争的伟力蕴藏在群众中间。等等。
任何一朵花,一开始都不是花。即使是天才,第一声啼哭也不是诗。这些民间的、草根样的比赛之所以能够风起云涌、蔚为大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环境宽松,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就是出于热爱,就是出于兴趣。
没有在翅膀上挂上黄金,所以飞得高。但是发展了、壮大了,就要规范了。于是足协出面了,从行业管理方面意图进行干预,或者说是接管,总之就是要将其纳入足协的轨道里。而对当地文旅局来说,城市足球的归属感,以及随之而带来的现场观众的消费数据,特别是餐饮、酒店、景区等,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怎肯让足协摘桃子!更何况,苏超等虽然是发自民间,但是是在文旅部门的支持下做大的。如今足协要介入,虽然也能说是名副其实名正言顺,是合理是合规。但实际上,大家都懂得的,足协与文旅争的不是“名”,而是“利”。是巨大的利益。
足协可以慷慨陈词,为了中国足球的利益,要把苏超等进行规范管理、行业管理,是为了做强做大,为中国足球夯基垒台,同时也是使之避免野蛮生长。在这方面,足协有的是经验。当然了,既然管理就要收管理费,就要提成,就要注册,等等,不一而足。
而文旅部门则说,我们踢得的是足球,但是玩的是心跳,玩的就是痛快淋漓,玩的是娱乐,是自娱自乐,我们不是那么在乎成绩的。不应纳入足协的条条框框里。
同时明里暗里也是看不起瞧不上足协,就你们把中国足球搞的一地鸡毛,现在又要来祸害苏超了。不自量力啊!。一言以蔽之,无论是足协还是文旅部门都不太纯粹,看得都是苏超一年380亿的流水。为了利,是都有力,也都有理啊!在这场拉锯中,或许只有球迷少功利。他们的愿望很单纯,现在的苏超挺好的,没必要再穿靴戴帽另搞一套,弄不好会弄巧成拙的。中国足球本就脆弱,还是不要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