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一般人处理问题的决策方式,是用一个方法解决一个问题,用另一个方法,解决另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都是知识、经验,方法的好坏,收到知识经验的局限。是不是最优的,不得而知,所谓的见招拆招,就是这样

高手处理问题的决策方式是这样:
● 用一个好的策略解决了一个问题, 以后可以很好的解决一系列类似的问题。
● 没有解决过类似问题的经验,也能用很好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高手是如何使用这样的策略解决问题的?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有两个工人都在工厂车间工作,他们都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巡检中发现地上有一摊油污。
A工人发现油污以后,立即找来清洁工具,把油污清理干净,然后继续巡检。

B工人发现油污以后,通过不断追问,解决过程如下:
1.清理油污,完成工作。
2.B工人追问,为什么会有油污?他抬头看了下,刚好上面有设备,油污是设备的螺丝孔上滴落的,这时候把螺丝孔紧一紧,就能解决漏油的问题。
3.B工人继续追问,螺丝孔为什么会漏油?拆下来查看,原来漏油是螺丝的橡胶垫片老化造成的。这时候把橡胶垫片换了,就能解决漏油的问题。
4.B工人继续追问,为什么橡胶垫片会老化?一查发现,橡胶垫片已经到了使用寿命,这时,掉了漏油螺丝的橡胶垫片,就能解决问题。
5.B工人又继续追问其他螺丝会不会有同样的问题?经过检查,同一批采购的橡胶垫片都已经到了使用寿命,于是,工厂更换了所有同批次橡胶垫片,并制定了备件老化定期更换的流程,彻底杜绝了此类问题。

这个案例说明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哪一个策略更好的解决了问题?当然是B工人的方法。
这种,遇到问题,不断追问,直到找到问题的本质,采用标准流程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本文开头提到,高手解决问题的策略。高手,用解决一个问题的策略,解决了一系列类似的问题。

如果B工人到了其他新工厂工作,发现类似漏油问题,马上会想到,检查同批次垫片。制定更换流程和制度,这就做到了,解决问题背后思维方式的迁移。

成甲在《好好思考》中,系统的讲述了这个概念: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的四个层次:

1.经验技巧型思维模型
2.方法流程型思维模型
3.学科原理型思维模型
4.哲学视角型思维模型

这四个层次,由上到下,逐渐深化。紧螺丝、换垫片都是经验技巧,而制定备件更换制度,上升到方法流程的思维模型。这四个类型的思维模型,并不存在简单的「谁好谁差」,而是各有所长,适用环境和条件不同。如果你是基层员工,日常实操性工作比较多,就需要多掌握第一类和第二类的思维模型,这对于解决具体问题很有帮助,但是这两类思维模式收到经验和知识的局限。

如果你是中层管理者,那么就应当上升到第二类方法流程型思维模型,甚至可以学习一下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帮助你思考更高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是经过许多前人总结提炼,经过时间验证的,会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但如果你是公司高管或企业主,对于第三类的学科原理和第四类的哲学视角就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因为这些底层原理和不同视角的思维模型,对你把控宏观大局、看到全新解决思路非常重要。

现在回答一下文章开头讲到的高手:没有解决过类似问题的经验,也能用很好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因为高手很善于学习,他们书中,从他人解决问题的经验中,已经学到很多已有的学科原理或哲学视角,用这样的高维思维,可以很好的解决更多没有解决过的问题。

通过不断追问,采用更高层次的多元思维解决问题,这个会在以后文章中继续分享。

今天的500字,感谢阅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