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强调,重点研究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并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它主张,人民的需求应成为改革的响应,确保改革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并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广大党员干部应以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实干担当的积极姿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秉持“为民心、实干心、奉献心”的原则,练就“抓实”真功夫,以托起民生的“幸福梦”。在此精神指引下,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一股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热潮。各级党委和政府紧密围绕《决定》的核心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改革红利精准滴灌至基层,惠及万千百姓。
扎根基层听民意,点点滴滴为民心,托起民生“幸福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新时代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立场,绝不动摇。要敢于守正创新,以新思路开辟新路径,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池春水”。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以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指导,敢下“深水区”、敢啃“硬骨头”,不断廓清困扰和束缚改革发展的迷雾,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确保改革开放事业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把脉民意,确保每一项改革措施都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期盼与需求。我们要树立“人民至上”的鲜明导向,不仅要在政策制定上体现人民意志,更要在实施过程中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和积极参与者。
动真碰硬勇担当,精准施策为民行,托起民生“幸福梦”。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始终如一,旨在突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持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从而更有效地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面对改革的深水区,我们无法回避、不能绕行,必须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只有将“攻坚克难”的精神落到实处、细致执行,我们才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并取得实效。全面深化改革应更加注重系统性整合,突出重点和改革的实际效果,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相互适应。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勇于面对挑战,坚持历史、系统和底线思维,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直面困难与挑战,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破除藩篱、扫清障碍,争做经济发展的先锋、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农村改革的先行者,抓住关键、精准施策,确保改革触及痛点、突破难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身到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我们不仅要当好改革的“施工队长”,更要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善作善成久为功,无私奉献为民信,托起民生“幸福梦”。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不断提出新的课题,以改革为笔,书写时代的篇章。改革开放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征程,而非一项已经完成的任务。在新的征途上,宏伟的改革蓝图更需改革者展现出勇气与责任。我们必须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相互促进、协同合作,以“钉钉子”的决心确保改革的实施,不惧困难,持续努力,持之以恒,以期成功。人民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的创新精神,充分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成推动社会持续进步的强大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将民生问题置于首位,常怀“奉献”之心,致力于用真心、真情、真力解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难题,关注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从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人民政府林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