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调岗,相对于之前的工作事情少了很多,每天空闲的时间很多,在这些时间里要做些什么事成了一个难题。
为什么说时间安排成了一个难事?时间,哪怕你不用安排都会过去。身边的同事都是这样,店里的两个销售,有客人的时候接待一下客人,客人一走,一下子就会拿起手机在那里刷个不停。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有时候拿起手机点开微博,点开一则视频,全国各地的奇侠异士通过各种方式博取眼球。然而,看客总能够被轻易逗笑,然后就会一个接着一个往下刷,也许每个视频短则4/5秒钟,长则两三分钟,但是刷多了,当猛然惊醒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接着,到了下班时间吃个晚饭,发现沙发或者卧室的床极为舒服,然后又开始刷一刷,漂亮的女孩全都一个样,搞笑的故事也都一个套路,热点新闻全面霸屏,各路明星爆料纷至沓来。我承认,这些都跟我的生活没有关系,但却构成了我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生活。
所以,我恐慌了。
首先,难以记住任何东西。俗套的故事看了一个看下一个还是觉得好笑,漂亮的女孩到底漂亮在哪里一概不知,新闻热点昨天和前天发生了什么毫无印象。只是觉得依旧有这么多人在活跃在一个网络平台,天下事在这里议论后又被抛弃。所以,个人感觉网络的一天就是一个时代,每条信息的保鲜期只有一天,无数的信息被一波接一波输送到手机客户端,看客一波一波的接受新鲜、一波一波抛弃过目的往事。
其次,主动浏览被动接受。一个巴掌拍不响,我未曾觉得互联网浪费了我的时间就是互联网的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事谁也怪不得谁。但是往往我会怀着一个有目的的心性去查找一些我想获得的信息,但是往往会有其他的信息充斥屏幕,然后不自觉地接受,可恨的是被接受的信息有有趣的又会被吸引,然后陷入一个循环。
再次,难以专注。读书时代很喜欢读文章,读书多年买了很多《青年文摘》、《读者》、《萌芽》之类的杂志天天翻看,特别喜欢的文章还会反复去读。但是这些习惯慢慢被改变,短视频超过两分钟就不想看了,可能是失去了消遣的意义。资讯最适合的长度就是能在一个5.5寸的手机屏里全部显示,翻两三页还不完那就真的过分了。究其原因是自己太过浮躁了,失去了专注做某件事的耐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工作一刻钟不到就想拿起手机看一看,可能自己也心知肚明,并没有重要的信息只是单纯的想看一看。
最后,可能是更加孤独。依旧是我总想翻看手机看看,依次打开微信、QQ、微博、知乎、简书等等,更多的时候就是想看看有几条是关于自己的信息,有哪些朋友评论的你的微博、朋友圈,哪怕是去寻找一个跟自己相同境遇的朋友,至于别人活得好或者过得差,往往只是心中的短暂羡慕或者同情,我从来不擅长表达这种想法。很多人说为什么不用电话打过去,但是翻看自己的通话记录往往都是打给客户或者同事,最要好的朋友也是隔一个多月打通电话。就个人的感受来说,微信最大的好处是建立了一种朋友与朋友间最合适的疏离感,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去调整与朋友之间的距离,反而电话一打通双方直接的声音交流总是拖泥带水。遗憾的是,我觉得越来越孤独,能够聊在一起的人少了,或者能够坐下来聊天的人没了。更加可怕的是,大家关注的往往不是身边的某个人,而是一个网络信息汇总出来的焦点,共同为漂亮的小姐姐点赞、为遇害的女孩义愤填膺、为小鲜肉明星送流量等等。
把自己所恐慌的东西写出来,才发现自己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信息是无用的,我花很多时间去看别人的视频,反而忽略了父母的消息以及与工作相关的消息。当在某一个时刻顿悟,会发现自己很内疚,忘记给父母打电话陪他们说说话,亦或耽误了工作。
一种非常可笑的反差就是,别人炫耀自己的生活、身材、容貌,赚足了眼球,甚至借此收获诸多物质奖励,但是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团糟,总以为别人使出全身解数博你一笑,却不料自己就是一个提线木偶,是喜是悲,全靠别人的演技。
回归到时间,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利用时间、如何专注做某件事,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同自己很容易明白把时间浪费在社交工具上很可耻,但是依旧存在这种惰性。只能是我希望自己有所改变,譬如说多读点书、学学英语、多写几个字。最难得的是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中找到自我,任何时候,觉得自己想挣扎一下去追求一样东西都是值得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