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学的孩子们都临近期末考试,我也听到很多家长的焦虑和担心,是的,我非常理解父母的心情,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把该学的知识都学好,期末能取得好的成绩。我也同样,记得去年女儿上一年级,现在回看,自己那会儿多紧张和焦虑,我的情绪直接影响到了我的孩子,记得每次接她放学,刚到车上,赶紧说妈妈我有一个题不会做,不懂,就特别担心的样子(当时我心里还很高兴,想着这孩子很积极,自己不会的知道要弄明白),其实孩子是特别怕出错,回到家里由于我的紧张她也不放松,甚至做手机的作业,基本没有错的时候,一个题反复检查了很多遍。所以做题时间用的很长。有人肯定说这多好啊!而我现在不觉得有多好,反而觉得孩子受委屈了,让孩子有压力不轻松了,挺心疼我的孩子的。自己主动有兴趣学习和孩子担心受怕去学习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一年级临近考试的时候,学校会做一些试卷,检查孩子们学习知识状况,每次看到卷子有两个错误的时候,我就特别紧张,想着她怎么就不会呢,讲了两遍后孩子不会就更加着急,想到很多可能发生的事情,想到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以后可怎么办,这么点题都做不完,以后科目多了可怎么应付?想多了就更着急,会对孩子发火,孩子会说:“妈妈我尽力了,就是不懂”,那个时候的心情啊,超级复杂。所以现在每当听到有的家长说:“孩子简单的题都错,错过几遍改完了还会错”我特别能理解家长背后的焦虑和担心。走过了这段路我发现:其实孩子不会故意写错的,孩子也都想每个题都会做,每个试卷都得满分,他们都真的想好的。相反来说我们家长应该知道孩子们错是正常的,家长应该思考孩子们的错题的原因,看到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需要怎么样去帮助我们的孩子。(这个过程对家长相当挑战,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这样过来,考的好说明努力、聪明,我们的父母也在和我们要好的成绩)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孩子犯错太正常了,孩子们需要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
随着女儿上了二年级,我在观察、思考后,一直在调整我的状态和对事情的看法,我也知道我做的不够好,但我承认自己很努力,我们也不完美,因着爱我的孩子我愿意不断学习和成长。有了这种角度后,我发现孩子越来越放松了,所有作业都独立完成,似乎没有那么怕出错了,这样出现了另一个情况,做题的错误会比之前多一些。也是最近孩子做各科试卷,带回来时候让家长签字,我第一反应真的和原来不一样了。以上周数学语文卷子为例吧。谈谈我们复习的过程。|孩子现在特别喜欢和我讨论试卷,我说我们讨论一下,她会开心地跳着凑过来,有可能这么一凑过来,就得一个多小时,我们会开心得讨论,举例,思考。结束了我们两个都会说:“啊,怎么用了这么久时间”孩子会开心地说:“妈妈,我收获特别大”当天晚上是数学好像错了3道题,我拿到试卷首先看所有的题,把我认为难一点,而且她做对了的题,拿出来,特别夸奖一下,让她给我讲讲,我就非常认真地听,那时候她特别开心啊,手舞足蹈的。然后我们一起讨论错题,我首先让她给我讲一遍,我就能知道错误的原因,疏忽错的直接过,(难道还不能让孩子偶尔疏忽一下,嘻嘻),不懂的继续讨论,最后孩子恍然大悟,她也特别开心,因为她认为很难的她都搞明白了,相当自信的样子。到讨论语文试卷的时候,她就低下头,当时错了6、7个样子。她说这张卷子我错了很多,我就一个一个和她谈,最后发现有的是题目没弄明白,有的是让写成语,当时不知道怎么写了。接着我想成语故事绝对是她的长项啊,鼓励她拿出成语书翻看,这下果然能写出很多她会写的成语,我想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因为语文试卷错的多一些,她还挺不开心,等我们两个把语文讨论完了,我告诉她:现在这张试卷你全部搞定,完全正确了。复习试卷结束,我都感觉我也特别有收获,她也特别开心,她说虽然玩的时间少了,但是他收获很多,一样非常开心。
我在想其实试卷没有我原来想象的那样恐怖,只是检测孩子学习知识状态的一种方法,而当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收获的会更多,也许某一天我也还会焦虑试卷结果,但我想我有这个能力感受我的焦虑然后再把自己拉回到正常思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