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嘉伟:员工和管理者的层次

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282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今天继续讲前美团COO,阿里副总裁干嘉伟在混沌的课程。

在后半程,干嘉伟主要讲解了他对员工和管理者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人员三分法”和“管理四段位”。

首先说“人员三分法”,这是对员工的分类:

1、野生纯天然

这部分人应该说是最多的,大部分是在小微企业或是在创业公司中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富有活力,目标性强,具有单打独斗的能力。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往往缺乏系统性的管理经验和职业素养,想事情看问题的科学性不强。

特别是靠着一腔热血加上运气成功成为管理者的,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问题会更多。

2、见过好体系

现在的应聘者总是喜欢说:我是腾讯的产品、阿里的运营、百度的技术等等,这就是用自己所在的明星公司为自己背书。

不只是在IT行业,哪个行业都如此,这部分人有比较好的管理经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往往只是适应所在公司的管理体系,如果没去过其它公司,往往就会有经验主义。

很多明星高管,换了地方反而做得不好,往往就是这个问题,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3、建过好体系

这就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建设过管理体系的员工,如果有不只一家体系建设经验的管理者就更加出色。

他们和见过好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拥有对公司理解的底层逻辑,是一个企业管理的设计师。

然后,“管理四段位”是这样分类的:

1、自然成长

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在实战中成长起来,没有经历过系统学习,也没有深入思考的管理者。

2、目标预算管理

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预算和制度流程,是判断一个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指标,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建议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初期进入一家大公司的原因。

虽然说现在人谷歌、苹果等明星公司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管理方式,但是基本的目标、计划、制度等还是基础和主流。

而且,这一套东西学习应用下来,你就有了真正的管理思维。

3、过程管理

管理思维较低的管理者看结果,较高层次的管理者不只是看结果,还非常重视过程的科学性。

他们能够找到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和重要节点,知道如何改进修正体系中的问题点,并且有动态管理的思维,不断调整企业的管理姿态。

4、借假修真

不但能够管理好企业和组织,还能够通过自身的行动,不断培养人才。

如果你有一定的工作年限和管理经验就会发现,优秀的团队领袖往往比较“闲”,他们好像自然而然就有很多出色的下属,把活干好还不累,最厉害的是,换了一拨人,他的下属依旧出色。

高人就是如此。

干嘉伟的课程内容并不都,但是干货满满,有时间可以到混沌看看。


讲干货,上首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