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中国处在著名的贤君明孝宗朱祐樘统治之下,而在遥远的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式签订了《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这个条约确定佛得角群岛以西370海里处以西为西班牙势力范围。
这个条约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之外的国家,根本不清楚,但这并没有妨碍它们接下来在全世界的疯狂扩张。
1496年,西班牙人在中美洲海地岛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后来又陆续侵占了波多黎各、牙买加和古巴。
1519年,西班牙人开始对拉美主要地区进行殖民征服,20年后,他们建立第一个总督辖区,称新西班牙总督辖区。
到了1548年,西班牙人最终实现了对拉美绝大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巴西被葡萄牙人占领了。
西班牙和葡萄牙对美洲的统治有很大不同,因此西方史学界习惯将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地称作西属美洲。
西属美洲包括大部分加勒比海岛屿、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北美中部内陆,划分为四个总督区:新西班牙总督区、秘鲁总督区、新格拉纳达总督区和拉普拉塔总督区,下面还设有五个都督区,分别是危地马拉、古巴、委内瑞拉、波多黎各和智利。
西班牙统治西属美洲数百年,深刻地改变了这里的一切,以至于到现在都能看到很多痕迹。
第一,西班牙人不断驱赶和屠杀西属美洲的原住民,同时他们从欧洲带来的病菌又多次引起瘟疫,双重打击下,使得原住民的人口大为减少,沦为少数人群。
第二,西班牙人从新大陆攫取贵金属、蔗糖、棉花、烟草、咖啡、可可、染料等资源,由于人力有限,他们从非洲引进大量的黑人奴隶来从事种植和开采,形成旺盛的奴隶贸易。
第三,西班牙只把西属美洲作为原料产地加以掠夺,并不发展加工业,所有的特产和资源都会通过船只运回本土挥霍,这就造成西属美洲后来独立的很多国家,至今仍然境况不佳。
19世纪初,西属美洲爆发了独立运动,西班牙此时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光,自顾不暇,很多国家纷纷独立;到了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也丢失,最终结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
美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埃里克·沃尔夫在《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一书中,将这段历史娓娓道来,但书中的主线是欧洲的扩张和征服,虽然也提到了包括西属美洲在内的非欧洲社会的参与作用,但就像书名“没有历史的人”的人那样,充满了傲慢和偏见。
诚然,欧洲人确实是发现了新大陆,而且对亚非拉等洲进行了殖民统治和巨大影响,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地方就没有历史,相反,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有些甚至比欧洲还要发达,但他们的发展进程,被欧洲人粗暴地打断了。
不过,这本书除开一些傲慢的因素,史料和分析还是非常扎实的,而且讲述了五六百年的历史演进,写出了世界上不同人群在遭遇这一系列巨变时所经历的不同变化,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