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 于图书馆四楼
先说一句。所有以专栏或是动态写出的文字,都是我聊以自娱,在做消遣。完全不知道是否有阅读的价值,也不关心是否真的有人能看到。接下来,开始消遣。
在看《鲁迅 汉字何罪》这本书,只草草地看了半小时不到。经常是看文字的过程中,脑子里想的东西太多,又很想记录下来,害怕丢失,所以经常看不进什么书去,平时也就看看公众号里的一些文章,有感而发的时候,发个动态,或是说说所想,或是摘几句话。
今天这本书,大概是因为鲁迅先生在1936年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然后引发笔者的愤慨,于是著成了书。(这只是看了不到半小时得出的结论,会有偏差)
这样的一句话,让我想写点东西。
《历史研究》一书的作者、20世纪最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有两大长处,第一是具有伟大的统一能力;第二是崇尚自然,即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
然后我想说的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关于上面这句话的,也就是关于中华文化的;第二个是关于在我看来为什么现在的美国如此之乱。
第一个内容,又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听话,这么乖,为什么不会像美国人或者其他西方国家的人民那样,无比地追求所谓的自由,人权;第二个是为什么经常听得到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人的特点之一。
先说第一个内容的第一部分。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听话,这么乖。我产生这个问题,最初应该是在今年疫情期间的时候,当外国也出现疫情,并且听说外国人很抗拒戴口罩,甚至会有坚决拒绝带口罩的现象发生,我很是诧异,当然是政府让你干嘛你就要干嘛了(不过也可能是我的这种思想太过严重)。小时候觉得,政府之所以市政府,之所以是那群人是政府,而不是另外的那么多人里的一些,一定是因为他们很有本事。可这些有本事的人之所以不去干别的厉害的事情,而是选择成为政府,一定是因为他们最适合作为政府。所以当然要人家让干嘛我们就干嘛了啊。况且那么多人商量出来的结果,一定是现有条件下的最优解。
另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老百姓几乎完全是充当“听话”的角色,除了乖乖的听话,还有什么办法呢?你想反抗,去反抗啊,能行的话最好,但是最好别把自己折进去了。中国人几千年都是过的安安稳稳的日子
对了,在写这些文字的中间,我要补一段话放在专栏的最后面,这也是用打字的好处。我今年虚岁应该是二十岁。在小时候不管是上小学初中高中,对语文作文都是非常头痛,包括现在上了大学,有的时候政治理论课写论文,或是写些什么申请表,我很多时候都是半天憋不出一点屎,常常觉得要说的东西一句话就说得清、说得完,根本不知道怎样才写得出那么多的字,更理解不了,为什么会有,字数越多,分数越高的现象存在。好了,现在返回到前面写正文吧。
(这是一篇被弃了的文字,本来想写完发在b站上,但是写着写着就不想写了,感觉自己说的是狗屁。自诩对历史一窍不通,完全学不了文科的人在这里振振有词地探讨自己对中国历史地看法,对世界发展的看法,实在是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加之自己也觉得自己写出的文字前言不搭后语,牛头不对马嘴,所以就决定不发了。可是又舍不得哗哗的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写出来的这一千多字,所以决定发在根本没有人看的我的简书的帐号上。行了,电脑也没电了,7%。
不过还是想说,我好喜欢打字。不过说起喜欢,我好想会说好喜欢的事情,都是自己做起来毫不费力的事情,不过也不全是。打字,开车,在乐团拉二胡,吃吃吃hhhh,都是我喜欢的事情。
还有想说的,说起开车,前两天在coachK的新视频底下留了个言,说自己理想是做出租车司机,但是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又是女孩,所以觉得理想很难实现。结果一天时间,有三个人评论我说,你觉得难度在哪云云。这种话真的很难理解吗?还是我表达有问题。
好了,真的不能再说了,电脑没电,图书馆闭馆。再见,我亲爱的沙河图书馆,晚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