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继续前面4天分享的情绪管理方法:
今天来分享最后一种方法:调节心态——认识到调节情绪能力本身比保持无时无刻的快乐更重要。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作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很大部分在于有情绪,无论这种情绪是好还是坏,都能无时无刻产生各式各样的情绪状态并表达抒发出来。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疯狂谩骂,也可以欢乐歌唱。
也正是因为有情绪的高低起伏,我们才能体验到人生的高光与低迷,想想如果人的心电图是一条直线就意味着死亡啊!人生就像心电图,必须折腾起来;情绪也有心电图,低谷时想起高光的喜悦。
情绪是流动的,需要你先注意到自己的情绪是愤怒,还是悲伤,还是两者兼有,然后感受它,最后把它表达出来,不管用什么形式。
你尊重了自己的情绪,实际上就是尊重了自己,这样的你是坚固的,可以hold住很多的东西。你自己稳了,你的世界就稳了。
另外,情绪不仅仅可以调节,而且调节能力会越练越强。情绪就像肌肉,当我们刻意练习它,就会产生正向循环,一旦将“主动采取行动”注入你的行为,那么你的调节能力会越发增强。继而会形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洒脱的生活状态。
然而行动重于一切,不要逃避行动,更不要为行动找一千个借口。行动了第一步,你的状态就在逐步往正轨上行进,最简单的就是做到稳定作息,能够早点放下手机早点睡觉。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以下行动入手调整好情绪:
①哭一场
关掉手机和电脑,洗个澡,穿上舒适的睡衣,拉上窗帘,躺到床上,睡一觉,睡不着发呆也可以,放空自己,想哭就哭,哭累了洗把脸再接着躺到床上。
黑夜也许会很长,也许你夜不能寐,但别担心,新的一天总会到来,天总会亮,外面车水马龙的世界也会恢复到和以前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你难过的那一天,只是你人生中那么多白天和黑夜的其中之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天。
也许未来还是会有很多相似的瞬间,但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自愈能力,时间是治愈一切伤痛的良药。
相信你自己,活到现在这个年纪,只要还能呼吸,还能行动自如,就不会随随便便轻易低头认输。
②语言自律
我们常常在情绪失控的时候,说出气话,而后又后悔不已,其实状态不好的时候,少做决定甚至要少说话,这时候需要关掉社群,不看书,让这段时间快速过去。觉察自己,放空、休息和冥想,都是最好的调节方式。
③排除负面信息
人要善于把不礼貌的人排除在自己视野外,但一般人很难做到。一般人太害怕被人反感,可事实上保护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更重要。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别人的一句话所影响,比如我在医院工作,会因为病人的无理取闹而影响全天的心情。
“你自己稳了,你的世界就稳了”,你的世界与他人无关,不要被他人的负面情绪所影响。
④放慢节奏,学会等待
“慢慢来,比较快”,如果不是需要让你马上做出决定的事情,也就是说,当等待也是一个选项的时候,不妨等一等。
或者更准确地说,在小事儿上不要优柔寡断,哪怕掷骰子也迅速做个决定,但反而是在人生大事上,比如你的事业方向(事业不等同于工作或者职业,是志业,是你觉得人活着总得做点儿什么吧的那个“什么”),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乃至与什么人共度一生(或者要不要选择一个人生同道),要懂得等待与观察的意义。
因为人的成长其实也是一件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的事情,你总是面临新的处境,过去的经验不见得适用于新的状态,这个时候其实你要给自己留一个观察的时间,既观察周围的世界,也反观自己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越发清晰地意识到人的复杂性,人的话语、行为,断章取义地看,都是不作数的,你要等那个整饬的形状完整地慢慢地浮现出来。
其实我们的“自我”也是,当有一个人问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的时候,让你做一个自我介绍,除去标签的最真实自我的个人介绍,你会怎么回答?
我想了一下,似乎我知道定位的几个词,比如:自律、死磕、高要求,也想不出更多的更贴合自我状态的词语了,而且我也意识到这种状态也是实时改变的,会有那么几个品性形态似乎根深蒂固了,但是生活状态变。
更重要的是,这种状态和定位还不是自己喜欢的,这是多么悲催的事啊!每个词都是中性的,最后它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词就取决于中间的“度”,超过了某一个度,乐观词汇会变成悲观的词汇,就比如“自律”,自律过头了是不是就是强迫症,就是洁癖?
所以,更成熟的自我需要我们自己慢慢酝酿出来,认知自我需要时间的,调整自我到喜欢的状态也需要时间“做功课”。
选择等一等,是因为我短时间内看到的只是现象,一个碎片接着一个碎片,是一盘没有串起的珠子,而我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看到现象下面的肌理和结构,把这些珠子用阅历、知识、思考的累积串起来。
这是我所理解的,“慢慢来,比较快”,有时候情绪喷发了,拥抱情绪,不与时间赛跑,不做决定,就是最好的决定啊!
后面抒发的可能过于抽象了,甚至有些哲学味道了,也是第一次如此辩证地分析情绪分析自我,分析完,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宇宙很大,我们很渺小。人生在世,就是认知自我的一趟旅程,很开心我正在大大的宇宙旅途中认知小小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