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笔记——王安石变法

北宋建立之前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大混乱,士族和军阀轮番争夺权利,到了北宋就吸取之前的教训,依靠寒门出身的文官治国,军事上也依赖文官,遏制武将的权利,因为文官本身依附于政权,不会有意愿和能力推翻政权,避免了前朝教训的重演,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但是相对于第一帝国的事功制度,北宋的制度缺乏效率和战斗力,对内要花钱养大量冗余官员,对外要花钱买和平,财政有很大压力甚至入不敷出。这是赵顼找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虽然赵顼和王安石以坚定的信念推进变法,但是过程仍然一波三折,最终以失败告终。有三个原因占主要因素。

首先,新政的颁布在朝堂上争论不休,由于缺乏理性辩论的平台,如列数据,争论最终都变成了道德审判,变法派和保守派都变得极端,能够中和双方观点的理性声音也彻底被淹没。其时变法派的领袖王安石和保守派的领袖司马光都是道德高尚之人,之后双方的继承者在打击异己方面就没那么手下留情,这也一定程度导致北宋灭亡。

在政策的执行上,新法设计的初衷考虑到保护农民的利益,并与政权达到双赢,赵顼和王安石也严令禁止强行推行新法而伤害农民权益。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员仍然强行推行新法,结果新法减轻农民负担的初衷没有实现,反而加重了负担。纠其原因,上面有了政策,下面就会拼命响应,迎合上意,以达到升迁的目的。

再往深里追究,就到了变法的出发点,从来都不是为了保障农民的权益。也许王安石们怀着文人忧天下的精神希望减轻农民的负担,但是自上而下的变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护社稷。所以在变法过程中农民的权益受了损害,王安石认为是变法的阵痛,可以忍而且必须忍,而一有了损害社稷的苗头,则必须马上叫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国家最难得的,是稳定,不管多好的事,一旦动静闹大了,就不再是好事。 然而纵观古今,有大变革的国家往往已处于不得不变...
    王文远阅读 5,498评论 0 12
  •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宗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
    水乡醉客阅读 4,898评论 5 7
  • 冬日的下午,没有风,慵懒地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看青岛故事,身上始终有一股暖暖的溪水流过。
    孙宝林2017阅读 1,631评论 0 0
  • 十字花科植物。花小却繁,散如满天星。 图片是在炳图后面的大草地上拍的。花开是如此的繁密,仿佛十里春风化雨,滋润而生...
    泠生阅读 1,800评论 0 2
  •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混杂着城市的灯火通明,黝黑的天空也被照的透亮...
    请在杂货铺叫醒我阅读 8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