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无烟花。
可以想见,待回老家后满城找不到售卖烟花的地时,女儿该有多失望。
我也很失落。没有鞭炮烟花,仅有的节日氛围如晨雾消散,只剩明晃晃的过年名头而已,更加了然无趣。
而我之前成长的每一年,都有烟花爆竹的陪伴。在我的心里,鞭炮烟花是过年的标配,无论家里贫富,都要准备几挂鞭炮,除夕当晚凌晨时分,各家各户敬天地、放鞭炮,鞭炮齐鸣、烟花爆响要持续许久许久,为迎接新年的到来营造足够的仪式感。
小时候,我爱玩小鞭炮。把一小挂豆芽细鞭炮拆开,插进雪里,拿着长香点燃后,兴奋地看燃放的鞭炮把雪炸出个小窝窝。拿一盒擦炮,取出来后把带燃点的一头使劲一划,听到“次啦”一声赶紧扔掉,同时迅速捂上耳朵,听落下地上的鞭炮发出“嗙”的一声。后来玩小金鱼,小薄纸包着几粒石英颗粒,随手往地上一落,小小的一声爆破,毫无伤害力。
长大后,我也一直对燃放鞭炮烟花充满热情,每年过节都会买好多。在女儿一岁时,为了让她开开眼,我在院子里燃放据说只有花没有爆炸的烟花,结果一声巨响把女儿吓得哭闹不已,只得连夜返回市里。为此落得公婆好生埋怨。
还是从孩子的绘本上看到,据说,最初过年放烟花鞭炮是为了吓跑年这个怪兽,时间久了成为一个习俗。之后,大家以放鞭炮为迎接新年到来的方式,古诗词里便常有“爆竹声中一岁除”“通宵爆竹一声声”的记载。
两千多年的习俗,一朝令下将破除。去年还是限售限放,今年直接全域全时段禁售禁放,颇有些无语。
虽然大气环境要保护,千年习俗和百姓习惯也要适当考虑。往年限时燃放虽然也有不满,但至少保证了除夕当晚的民意所需。
如今,越来越多的习俗被打破消散,是适应现在的改变还是延续旧时传统呢,也的确是个两难问题。
还是希望两者之间有个适当的平衡,让年味回归,也让环境洁净,让生活真正能够又美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