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刑事案件阅卷四遍法:
第一遍:
现象阅卷,梳理事实发展脉络,
形成初步事实构建。
第二遍:
形成辩点,分析证据盲点。
熟悉证据,尤其是控方证据
第三遍:
检讨辩点,分析拆解证据。
存在证据缺陷,破解指控逻辑。
第四遍:
确定辩点,构建反驳体系。
构建辩方逻辑,说服法官认同。
四步阅卷,或称四遍阅卷,
每遍都有每遍的价值,
不可偷懒不可省事,
工夫是阅卷质量的保障要素。”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我们的职责就是追求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背着昨天,追赶明天,会累坏每一个当下。”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深圳特色:
一帮铁人(IRONMAN)大中午的聚在一起隆江猪脚饭过腊八。”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前几天国防科大深圳校友群里第一时间看到张博士不幸离世的消息,我很震惊,也十分痛惜。我虽然没有见过张博士,一看我还有他的微信,他以前也发过他的创业项目介绍给我。几年前国防科大深圳校友会的负责人还专门和我探讨,希望多支持和帮助创业校友。看来还要继续关心和支持校友创业者,其实不一定投入资金就是支持。我们国防科大校友,特别是穿军装的校友,下海创业确实有个很大的挑战,类似任正非当年,对创业、市场和社会认知有一个过程,我见过一些创业校友,有些过于自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包括融资和借贷时,没有考虑极端风险。其实这些是需要多和校友交流的,多和过来人交流,控制风险。还有军校相对封闭,大部分同学和师兄弟都在军队和军工单位等体制内,加上国防科大招生数量少,校友人少,人脉也少。我建议深圳校友会可以多组织一些创业校友的交流会,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互相鼓励和开导,再困难也不能走极端的路。国防科大相对比较封闭,而且国防科大的课题组制形成的小作坊文化,不大利于创业,不少国防科大校友创业者也有些作坊心态,做成脚踩两只船的学校教授小老板,这个也不利于做大。对比二十年来我见过的过千名创业者,我们国防科大校友创业者不是输在技术功底,需要提高的是胸怀、学习能力和社会认知,如何团结更多更优秀的创业者加入自己的团队都是考验。”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今天是甲辰年腊月初八,上海今年流行施粥。一些寺庙施粥,教堂施粥,商场施粥。一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也去附近的写字楼,居民小区等地施粥。
今天早上到了园区,看见大厅里沸沸扬扬,一群身价几百万到上亿的老哥爷叔们在排队领东西。我随口问了句“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有东西发?”。人群中有人回答,“王八节,发粥啊”。一时哗然...
祝各位朋友腊八节快乐,想要出海的朋友,也要加紧了。”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腊八节,
今天是温暖的一天!
昨晚朋友给我酒酿饼我还不知道今天是腊八,
早上闺蜜从寺庙里拿回腊八粥放到我家门口时我才知道,
我的君子兰开的也更盛了!
在这样的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身边有这些细致细节温暖我心的爱!
心有温暖!
感恩遇见!”
翻一本书(非必要阅读/(波)维斯瓦娃-辛波斯卡著;黄灿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其中写到:
“被意外杀死的路人只在讣告中亮相一次。肯定还有更多的伤着,他们只能在冷漠的沉默中挣扎着度过他们留下的疤和致残的余生~一句真实并可怕的老话:当你劈材,碎片会飞。人类碎片从来不会供应不足
完全可以编另一本大全,专门讨论现代恐怖主义暗杀的受害者。~展示他们如何活着将会是很有意义的。他们的不幸不在于他们有什么官阶、要职,而在于一个显然毫无意义的事实,也即他们在某时去了某地,离开某地,停在某地,或仅仅是回自己的家里过夜。我觉得,世界迫切需要这样一本大全。一丝不苟和不偏不倚地编写,它将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值得重视的角逐者。”
------
【傻子看世界】
(画面一)
他
将女儿不吃的那个煎蛋,
在小黑面前晃了晃。
它看着这在眼前晃动的家伙,
晃了晃它的尾巴,
算是给了一个有效的信号,
他决定继续,
把这蛋丢在地上,
作为它的口粮。
迟点,
他从厨房把那碗筷洗好出来,
那蛋还在原地,
看上去还是原样,
想来,它连伸鼻头嗅一下的动作
都没有试着做出。
他走过去,弯腰,伸手,
将它捡起,走去,
丢在了那盛有狗粮的碟里。
嘟囔了一句,
这些个,它不吃完,
就不给它
投喂别的。
之前,
他将狗粮到了少许
在那碟里,
它站在远处,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
没有走近。
如此一来,算是验证了他先前的推测:
它没有胃口,因为
觉到肠胃不舒服。
他在某个瞬间,腾地火起,
走近它,踢了一脚;
再追过去,补了一脚。
算是为了排放先前累积下来的气,
一个减压阀?
一早,
与平时有些不同的时间点,
因着女儿今天不上课。
起先,看不出来,
很快,就看出来了:
它鼻子贴着地面,
像是在嗅着什么,
看仔细了,不是鼻子在干活,
是嘴巴,正在试图啃
贴近地面的青草。
立马,他就明了:
这家伙,
又是肚子不舒服了。
立马,他就明了:
这个,
是昨晚它吃了
草地里的什么
引起的。
接下来,
他观察了一路,
在它撅起屁股的时候,
看它拉的是什么屎。
好多泡之后,
有一大泡,
黄的和白的,带点粘稠样,
不知道这是啥东西,消化过后的模样,
他猜的话,
像是蛋糕。
接下来,
他观察了一路,
它从昨天捡食的附近走过,
没有朝那儿靠近哪怕一丁点,
就好像,那儿即便摆放什么好吃的,
这会也与它无关。
他想起来,实际是一直在想,
自己骂出的那句:
这个蠢货。
那是他发现它在啃草时,
自动跳出来的。
(画面二)
晚上,
他和女儿站在那,
看着远处,
那狗在那草地,
明显是在捡吃什么。
离开不到两米,
有条长凳,
凳上坐了一人,
正在吃着什么。
他
看着,
想起来,前一个晚上,
它也在外面捡东西吃了的;
想起来,头一个晚上,
它也在外面捡东西吃了的。
前一个晚上,他的火大一些,
看到了一个画面,自己
用棍子将这狗打成了烂泥,
然后,还为了解气,
踩上一脚。
头一个晚上,他的火小一点,
只是自眼自语道:
今天晚上,回去就没你的吃的了。
结果?
是他自己说话不算数,
看到它嬉皮笑脸的模样,
就还是给了它
吃的。
女儿
在边上
显得有些急,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他倒是一点不着急了,
只是郑重地宣布:
今天晚上,不喂它了。
结果?
回到家,它还是
一如既往地摆出
那嬉皮笑脸的模样,
大概它的记忆不够长?
忘了先前自己的违规;
大概它的逻辑有问题?
忘了先前他可能的记仇。
没有理会它,
没有抬腿踢它,
冷冷地,就当
没见到它。
(画面三)
他
在这些天,
因着它上次的闹肚子,
为了帮着它尽快回复,
在中午,有带它出去晒太阳。
这家伙,也真够鬼灵鬼精的,
他坐在那穿鞋,才弯腰伸手
去取狗链,它
立马从卷在的狗窝
弹射了出来,
在他的脚边,
摇头晃脑,
情绪激昂,
嘴巴里还发出了一种
不知道声响,
那意思,大概像群情高昂的众人,
高喊着:
乌拉?
说来,
还得感谢它,
因着中午这么出去,
他才能够在那草地,
遇见那些人,
遇见那迎客豆。
有一个谜语的,
老太太坐在那,
边上还有一位女子,
这女子,他猜:
会是那老板的妹妹呢,
还是女儿呢?
他
问了,
朝这女子,
那时边上还有一个小男孩,
在地上爬着玩。一眼,
就能看出,这女子是小男孩的妈妈。
他问的是:
你们,这是
三代,还是四代?
答案很清脆:
四代。
他说出他的猜测;
她说出她的解答:
怎么说呢,我老公
喊她叫姨妈。
是啦,这女子是那女子的
外甥媳妇。
说来,
还得感谢它,
因着早上这么晃悠。
他在地铁口,遇见了谁的妈妈,
算是明白了,这妈妈比那女儿
大略晚出门一个小时,
所以以前总见到,
那女儿出门时,
这妈妈还在家。
他在小区门口,遇见了谁,
昨天是在南门,那人走进小区;
今天是在东门,那人走出小区。
今天,两个人打个招呼;
昨天,两个人有多说一句,
他说的是,好久没遇上了;
对面说的是,现在天亮得晚了。
是啊,以前他在六点多钟出门遛狗,
总能见到有人在路上骑车;
有时能见到这人出外跑步。
现在,他改了时间,
就再没见到。
(剧终)
---2025年01月08日
===
(以前写的文字,在20220802的这个早上,想起来要以卷积的方式与新的文字交织在一起。过往随文的附图,就不去管它了,去掉好啦。对于自己而言,最有味道的,始终是文字。一天一篇吧,读一遍,修订下错别字(若见到)。)
拂拭尘埃(七四一) 2022.07.05
“你干嘛老跟着我。”一个声音传来,抬头看去。前面停了两个女孩,是较高的一位跟她眼前那较矮的另一位在说。她脸上显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两个人脸对着脸。她把身子摆正了,接着继续往前去。另一位这时开腔:“干嘛我不能跟着你?”,在她脑后。
我猜她们是两姐妹来着。高个的一旦停下,矮个的也跟着停下。高个的一旦一跳一跳地往前去,矮个的也跟着一跳一跳地往前去。高个的一旦停在台阶上,看往后面地面上的那个方向,矮个的也停在台阶上,看往后面地面上的那个方向。高个穿的是长裤,矮个穿的是短裤。是两姐妹吗?有些怀疑,也可能她们两是同学来着?
雨有一阵没一阵地下。你进楼去之后,突然来了一阵够大的雨。我小跑两步,进了那个弯月形的亭子。有一位女子在跳舞,这时。这位不是之前总在这跳的那几个里面的。有一位男孩跑了几十米,进到了亭子里。有几组的大人和小孩,打着伞进到了亭子里。
没多久,雨就变小了,我走出来。走着走着,又大了些,这时我又是小跑两步,进到了天桥里。去看看那些蜜蜂:那个小洞口,在我探头看过去的那么几秒钟内,没有见到一只蜜蜂。这时,雨又变得很大了,掏出手机,看看屏幕,消耗一下等雨变小的时间。
见到一则留言:除非有风雨无阻的决心。这是他回我先前给他的留言:算啦,一会雨一会雨的,今天我不出门了。那是我和你出门走到楼下时我留的。那之前我已经告你下午我要去外面走路。那之后,我告你我和他已经约了好几次了,每次都因为天气推后。
风雨无阻的决心,我今天是没有的。中午和你走在下面的时候,我就觉到犯困啦,我有说要回去躺一下。那阵子,就是一会雨一会没有雨的。那阵子,因为只带了一把伞,要么我就淋着小雨,要么我们就躲在树下或者屋檐下。在树下的那块,是有点意思的。
那棵细叶榕,在齐我们头高的位置,出了一个洞,朽了半边。这棵树枝繁叶茂的,完全是仰仗着另半边。我用棍子伞的尖头捅朽了的这半边,我说那些粉末是朽木,你说那些看上去像是土。的确像是土。你问起土和这个有什么不同,你问起土是从哪来的。
我试着回答你:土是石头风化来的,变成沙粒,变成沙子,里面也参了这种朽木。噢一下,你算是明白了。后来,我在跟着那两个同步的女孩,让你去看一眼小洞口的蜜蜂。你然后问起那天我们见到的:很多很多的蜜蜂,聚集在小洞口边上,它们在干什么?
我胡乱解说,一会是:里面热,到外面来凉快凉快。一会是:出汗太多了,到外面来晾干一下。你追问为什么它们不飞走。我老实回答:我不知道。你要是弄明白了,可以写篇论文,获得博士的那种论文。你听到论文,摇摇头,说出:应该有人已经弄明白了。
回到屋门口,正是风大雨大的时候。挂在防火门上面的那个指示牌又在叫唤了。已经静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大概是先前的风又唤醒了它,让它从睡眠中醒来,哇啦哇啦叫唤。叫唤的同时,故障灯在闪烁着,问题是:这故障灯闪烁没人理会,我讨嫌这叫唤声。
读到一则新闻,说的是在一场庆祝活动的进行当中,发生了枪击。有人躲在某处屋顶的隐蔽处,朝游行的人群开枪。中弹的,死伤不少。这则新闻里,有讲到:以前在这个小城,拍过好些个电影,有枪击的电影。这则新闻里,有讲到:枪击,本应在电影里。
这个讲到,是让我觉到有点意思的,关于模仿。拟真;超现实;比真实更加真实,真实到让人觉到不敢相信是真的,这一类的概念所包含的意味,在我读到这个讲到时,一并涌现出来。这是发生在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模仿,还有发生在时间上前后连贯的模仿。
想起来先前读到过的一个标题,大意是诸如此类的枪击,构成了一种内战。遇到那个标题的那时,绝没有对于这种观点的认同。只是,在遇到这则新闻之后,对于这种观点的认同,突然涌现出来。很多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有,大多的时候处在蛰伏状态。
一旦在某处这类想法成了现实,会将那些蛰伏状态的这类想法持有者唤醒过来,容易出现这类想法此起彼伏地成了现实。这有点像那个词语:病毒式的传播,所意涵的。也即,一种想法-现实变得流行,原初那个或许完全是偶然,后面跟随那些肯定不是。
这就是模仿。以前,总喜欢一个观点:日本学习了中国的唐和或宋,如是中国有某种天然的优越性。后来,应该是读了一些日本人自己对于这点的思考之后,这种喜欢有所改变:谁又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呢?有谁是自己独自创制了一切吗?这个谁不存在。
读到一则分享,提到了某一位新创的一个词语:成熟先进国。这个有点意思,虽然这个词语是头次读到,这个字眼代表的东西则似自己早就持有的:有些人走到了老年,有些人走到了中年,有些人走到了青年,有些人还在童年。处于不同年龄的是不一样的。
这个自己早就持有的,当然也不是自己首创。只是因为读到一些人在观照着日本、观照着台湾的过去和现在,作为我们的现在和未来的一种参照。如是而已。想起在某位日本人写的书上读到的一个小故事:有条小河,小时候他是会下到河里去抓鱼和游泳的。
他成长的年代,是日本腾飞的年代,那条小河承载了这种腾飞的剩余物,变得污浊邋遢。伴随着他的变老,这条小河得到了整治,看上去重又变得洁净起来,重又有鱼虾生活在这小河中。但是,有一点变了:没有人,下到这条河中去抓鱼和游泳。为什么?
这个“为什么”是我想要问的(也许他问了,也许没问,记不得了)那天听到个小故事:某人说搞养殖,就必要这样那样,下足了料,让作物或牲畜长得疯快,这样才能赚到钱。我回应这个的也是个小故事:某人说他老家,一片大地种番茄,一片小地种番茄。
大地种的自家不吃。小地种的自家吃。大地种的好看、没有虫眼。小地种的不好看、有虫眼。到底那样是合适的呢?是不是应该先走这么一段互害的路,让大家都变得富有一些?是不是,我们要在年轻时损害自己多点来赚钱,以期年老时有钱吃多点药?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2022年07月05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