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三皇五帝’。到底都是谁呢?这个有好几种说法!“三皇”有人认为是天皇 地皇 人皇。也有人认为是燧人 伏羲 神农。还有人说是伏羲 女娲 神农。关于“五帝”有人认为是太昊 炎帝 黄帝 少昊 颛顼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则认为是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虞舜。
今天咱们讲一讲黄帝,在史记中写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意思大概就是黄帝是少典氏的后代,姓公孙,名轩辕。他生来就十分神异,在襁褓之中就可以说话,幼小时很聪明伶俐,长大后诚实勤敏,成年后睿智通达,明辨是非。这里的少典 应该指的是国名。不过当时所谓的国,应该就是一个部族。
在当时,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弱。诸侯之间互相侵伐,欺负百姓。神农氏呢,又无力征讨。于是轩辕就开始操练士兵,讨伐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诸侯都归顺轩辕后,他便开始实行德政,整顿军队;研究季节气候,教百姓们种植五谷。这时炎帝想欺负诸侯,于是轩辕带着自己训练的士兵和炎帝在阪泉开战,阪泉应该在今天河北省逐鹿县东。经过多次交战,黄帝取得胜利。但是又出来一个人“蚩尤”。蚩尤这个人十分残暴,在这个时候他便发起战乱,不顺从轩辕的命令。轩辕向诸侯征调军队,和蚩尤在逐鹿山决战,活捉蚩尤并把他杀死。自此以后各地诸候都尊奉轩辕为天子,取代神农氏.
黄帝一生开辟高山,凿通道路,没有安逸的生活过。他向东达到大海,登上丸山和泰山,向西到达崆峒,登上了鸡头山。向南到达了长江,登上了
熊耳山和湘山。向北驱逐了荤粥xunyu,在釜山与诸侯核验符契。黄帝在逐鹿山下的平原上,建立都邑。他率领的部下没有固定的居处,百官都用云来命名,军队也称为云师。他设立左右大监,监督各地诸侯。后来黄帝又获得了宝鼎和能预先推算节气日辰的蓍草。顺应天地四季运行的规律,预测阴阳变化,研究养身送死的制度,考究国家存亡的道理。因为在他即位时有象征土德的瑞兆,所以称为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