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个马后炮,我是看完《七月与安生》电影才知道监制是陈可辛,好腻害!而导演曾国祥竟然是曾志伟的儿子,你说啥?!不扯了,说正题。
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说,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常有算卦的人说,名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一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走势。七月本是代表着躁动,是流放,是热烈,生如夏花之绚烂;安生寓意着执守,是温婉,是隐忍,死如秋叶之静美。不知道安妮宝贝当初的人物设置和赋予是不是这样的意图。电影里小说是这样写的,安生传统挚诚相守,七月动荡漂泊冲撞。然而,现实里七月是个乖乖女,安生是个疯丫头,两个性格迥异的女生打算从13岁就打打闹闹,形影不离,踩着彼此的影子相守一辈子不离不弃。开始时命运就埋下了伏笔,到后来,两个人的青春和感情被辜负,磨炼,碾压,难回往初。几年后,安生念专职毕业结识了一帮小混混,在传统意义上,安生是卑琐的被遗弃的;七月学业优秀进入高中暗恋上了一个三好高帅的男生,一切顺遂令人歆羡。那天七月对安生说她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安生表面上一副波澜不惊,她们两个人的轨迹却至此开始交叉混乱,摇晃碰撞,像一副开始时几乎平行直到到了一个节点两条线开始突然交叉转换进了彼此人生轨道的染色体状的扑克,重新洗了牌。真正的动荡和冲突开始有了凶狠的雏形,因为这个男人她们不断心生间隙裂口,滋生误解和怨恨。安生知道七月爱着这个男生,所以以一种无所谓不动声色的方式接受又逃避闪躲着这个男人的爱,坐车逃往流浪他方;七月察觉一切又隐忍不言直到最后目睹心爱的男人与最好的朋友暧昧纠缠,两个人有生之年狭路相逢,开始相爱相杀,不愿相见。开始时总是美好无邪,中途开始拐弯,最后分道扬镳,两路天涯。
几年后,安生放弃了那些漂泊动荡的华而不实的男人和生活,找到了一个靠谱贴心的男人像当初的安生一样选择落脚安稳度日,七月却未能和那个当初伤害她后来悔过自新要把一生的幸福存储到自己身上的男人结婚,而选择了安生当初那样颠沛流放一般的生活,放牧自己多年来积压着的悲伤,寻访安生当初的无拘无束和自由体验。经历过人生的心酸凄楚,七月和安生多年后再次狭路相逢,只不过这次她们开始原谅对方,叙旧方长。因为爱而恨太累了,放下才释然。
也许,我们只有经历彼此的山川岁月,斑驳零落,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放下恨和怨怼,重新风清月明,重新爱。
七月说自己会在26岁结婚生子,30岁买房,人生几乎一眼见底。她确实也是这样过得,被父母期望,成绩优异,上大学找工作找一人白头安稳过日子。安生说自己生活的地方太小了,她要赚好多好多的钱,去游离四方,四海为家,她确实也那么做了。可是到了最后,七月走了一遍安生的路,安生回归了七月以前的生活情境。时间真是个了不起的玩笑,当初自己抗拒畏怕的那种人生到最后自己竟然尝了个遍,索性并未体无完肤。安生曾说自己要在最好的年纪死去,然而27岁死去的竟然是七月。原来人生充满了荒唐和玄奥,不小心就会一语成谶。能把握的是命,无能无力的是运,到最后我们都成全给了命运。
最后,聊聊其他。剧情上,电影在处理两个女生十几年的情感揪扯方面如此细腻生动,不牵强不矫情不卖弄,分寸感刚刚好。配乐和人物设置、演技,总能有七分吧。前天看《追凶者也》,黑色幽默加了一些荒诞,射线状解释剧情,三条线最后汇聚还原了真相,真实又大于一些真实,不甚有出彩处。和导演之前的《烈日追凶》比起来差一点悬疑和刺激感。现在豆瓣八千多人评分7.3左右,《七月与安生》七千多人评分7.7左右。昨天上午看韩寒的微博,给了《七月与安生》比较好的评价推荐,今天看完后《七月与安生》给我的感受还是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