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减负」的最新措施是,下午3点放学。
看了很多讨论的文章,褒贬不一。在贬的一方,有一个观点我是绝不接受的。有人说,下午3点放学,家长都在上班,让孩子去哪里?简直就是在添堵。
这不是一个从「对孩子好」出发的看法,而是一个「怎样方便自己」出发的看法,这很自我。
在某新闻网看到一篇文章提了一个很棒的观点:3点之后,孩子的去处应该是社会。是的,教育的最后归宿难道不是社会么?在西方把社会实践引入课堂这么多年之后,我们的观念里竟然还是只有读书和分数,这很可悲。
这可以说是一篇阿德勒主义倾向的文章,阿德勒认为,能否适应社会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试金石。
说一个案例,有个男生,大学毕业之后去广州工作了一年。随后辞职回家,在家里一声不吭打游戏。受朋友托付,我的老师破例上门去做工作,结果让人绝望。这男生一声不吭,社会功能几乎丧失,只剩下吃饭、睡觉、打游戏。
到底是什么让他变成这样?阿德勒的观点可以很清楚地解释。
这个孩子,在小时候很受宠爱,这也是独生子的共同问题。一个受宠爱的孩子在自立能力的发展上往往很欠缺,当他进入学校之时,他发现受宠的地位很快就保不住了。
很快,他发现与其他一些人人都喜欢的孩子比起来,自己并没有任何出众的地方。当然,其实是有的,只是他自己看不到而已。
之前因家庭而被掩盖的自卑感在此刻爆发出来,这时会出现一个分水岭,对自卑的超越到底走向哪个面向。
走向有用面向的孩子,会趋向于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一步一步找到自信,重回高峰。
走向无用面向的孩子,则会找到很多替代物,他们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些孩子开始调皮捣蛋,采用各种恶作剧的形式来吸引注意力,他们拼命想说的是,看我看我,我也很优秀。
另一些孩子则会采用逃避的方式。比如面临考试时不愿意复习,或者生病,这样就可以不用承担失败的痛苦。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个最佳的借口,我没有成功是因为我……实际上,这是拖延症患者的典型心理。
还有些孩子很努力,但是他们却接受了一个虚假的前提:我很笨。甚至于,他们会用我是个很笨的人作为口头禅。这样做的优越感在于,你看,我敢于承认真实的自己,敢于接受自己笨的事实。
孩子采取的行动,跟他们的人生风格是一致的。
当这些趋向无用面向的孩子长大之后,他们的人生三大问题——社会、工作、家庭都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案例中的那个男生,社会关系一直非常不好。因为他的人生风格是逃避,所以他避免跟人建立社交关系,更别提发展出友谊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他一直独来独往,很宅。在别人眼里,有点像个沉默的怪胎。
这样的人散发出来的气场让人避之不及,所以更不用提女朋友的事了,这对于他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因此可以料想,在一个注重团队的公司里,他自然很难做下去。虽然我们无从知道实际情况,但很可能他是被公司解雇,或者实在自己也做不下去了,并因此进一步受到打击,仅剩的一点勇气都被耗尽,于是又回到了原生家庭里。
在家里,他似乎重新回归到儿童时代,吃饭、睡觉、游戏,正是孩子处理的全部生活事件。在那个时代,他快乐,受宠,无需面对任何问题。一旦他退缩到这个保护壳里,再走出来就很难了,并很可能一步步走向精神分裂。
阿德勒认为,如果要干预,最好的时间段就是在学校期间。他说,学校就像一场实验或一张试纸,一个孩子能否妥善适应社会并面对问题,到了学校立刻一清二楚。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在于,我们的老师们非得有一定的水准才行。
现实是,老师总是对成绩好的、听话的孩子、家长送礼的孩子错爱有加,对于问题孩子,不仅避之不及,甚至整个学校一起联手让其转学的事件屡屡发生。
作为社会中转站的学校和老师们,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当得起「恩师」两个字。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到这里全部结束。
简单评述,此书简单易读,概念也很清晰明了,并无太多高深的理论,正如阿德勒自己所说,很多都是常识。也因此,对于一些心理学基础好的读者,此书不太解渴。
结论: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