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下周小升初毕业考试。说实话,孩子成绩一般,中等有时还偏下。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考重点中学基本无望。
这段时间他们班级群里好像每天都充斥着班主任不断的点名批评:某个同学又没做作业,某个同学上课又打瞌睡,某个同学不认真听课,甚至某个同学屡教不改,值得家长回去暴打一顿。点到名的家长无不回复收到并致谢,表示回家一定好好修理熊孩子。
有时老师不点名,但也在群里公布班级纪律涣散情况,有家长附和,表示拥护老师的处置,有些家长没有回复,老师于是发言:“谁谁家长回复了,您的孩子正表现好,谁没有回复,说明您家孩子正在水火边缘,您都无动于衷。”整个班级群仿佛看见老师铁青着脸,批评完学生又批评着家长,被点名的家长都灰溜溜的,心中腾起一阵又一阵的无名火。
我不得不把班级群置首,以便第一时间收到老师信息并予以反馈。因为儿子的表现不光与他有关,也与我对老师的的反应有关啊。儿子在群里常被点名,坏事多,好事少。比如没带作业,没带饭盆,上课坐不住,作业少作,家长没签字等等,我都一一认真答复,谢谢。表示回来一定好好找他谈谈。好像读书的是我,犯错的也是我。
儿子的作业他一般不愿给我看,我知道他是害怕我对他作业的批评,怕我要他重写。这本是一个正常的管教,却变成我们间碰都碰不得的死穴。我承认自己管理孩子的失败,让我丧失了培养和纠正孩子学习习惯的好机会。知道他未来学习将会碰到障碍,我常常自责却无能为力。
唉,还是顺其自然吧。这是我现在对自己说得最多的话了。
前两天听书,谈到中国文化里的儒家和道家。
兰怀瑾大师说:中国人,更多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蛮有福气的。因为中国文化有儒家和道家思想,儒家相当于开了粮店,我们有精神食粮让内心充盈;道家相当于开了药店,人是永远不完美的,所以可以去道家拿点方子来治疗人自身的不完善。
其实我没系统读过儒家道家的任何书。可知道得意儒家,失意道家。儒家道家之理,中国人的基因上多少都带上了些。所以我们才能得以平衡,这还真是我们的福气。
人在很多的时候都不得不顺从天道,尤其在失意,无奈之时。
我对孩子学习的态度好像越来越从道家思想。这是我的无奈,好在有药 。
貌似如此。可我是否又太过消极。好像安眠药可以让人睡个好觉,可计量过多,却会让人沉睡不醒。
我知道自己心里有盏灯,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需要自己点燃这盏灯,才能看清楚。儒家道家其实是不分家的,終其目标是让人不断完善。儒家让我们肩负使命不断前行,道家则提醒我们要稳步发展,接受人生的各种坎坷,不断前行,又不断放下,直致我们可以轻盈到看山即山,见水即水的超脱境界。
此时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幸福啊。老祖宗的文化让我们不光精神富有,更有药医治和调节我们的思想。每每遇到各种问题,我会拧开自己心里的这盏文化之灯,借助老祖宗的力量,让自己达到平衡,照亮前行的道路。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盏灯,关键是你愿不愿意打开。
好多时候,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会求助外界。比如心理医生。美国作家斯科特.派克写的《少有人走的路》里就提到找心理医生的重要性和快捷性。所以,现在心理医生越来越多。
不否认心理医生的重要性,可是心理医生是专家,专家最大的特点就是片面性,深刻的片面性。我同意这样的观点。
在修心的路上我听过很多心理课程,也看过相关书籍。都是与心理专家的对话。可是当自己内心没有光的时候,这些都是黑暗的。
于是我明白,于我而言,是自己的觉察和自省才可看到我的方向。
那孩子又何尝不是呢?有些痛是他必然经过的,谁也没法替代。我要做的只是静静守候,守候孩子,如同守候花开。我只是要给予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就可以了。
做父母的就是帮孩子点亮他们内心那盏明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