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小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懂得是非曲直,懂得爱和感恩,懂得给予和分享。
我们经常说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我觉得这个标准是这样的。若希望女儿将来找一个像她爸爸一样的丈夫,那这个父亲做得就很好。如果是一个男孩儿。他找一个像母亲这样的爱人。你愿意吗?如果愿意,这个母亲就做得也很棒。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清醒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是针对性的教育。它具有终身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多数时间,孩子是在家与父母在一块儿度过的。从内容上看,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这是学校教育中老师无法替代的。
因此,父母的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深远的。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他的学说对现代心理学有重大影响。他认为童年时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如果在童年时形成了不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即使成年后,孩子可能依然会追求类似的不良好的亲密关系。比如,孩子在家暴的环境中长大,那么,孩子形成的关系模式是爱=暴力;成年后,孩子会进入一段充满暴力的亲密关系。可以这么说,好的童年治愈一生,而糟糕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一、爱批评抱怨
父母如果经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常常批评家人小小的缺点、问题,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问题都是来自别人,来自环境,不是我的错”。这会使孩子也变得爱批评抱怨,不能包容别人,也无法正确地面对自身的问题,形成缺乏自信又爱挑剔的性格。
二、过分注重外表和物质
家长太注重外表和物质需求,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应设法培养孩子更多的健康习惯,比如散步,打球等,让孩子明白,身强体壮比穿着打扮更重要。家长赞美孩子漂亮的同时,应更多地表扬他们的聪明和善良。
三、过多使用手机和电脑
研究发现,在屏幕前时间太长会影响儿童睡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及体重增加等多种问题。有些家长一边告诉孩子不要在吃饭时玩手机游戏,自己却在边吃饭边用手机刷微博。言传不如身教,家长应制定手机、电脑等家庭使用规则,所有家庭成员必须严格遵守。
四、用食物安抚情绪
家长在伤心或失望时用食物安慰自己,也会给孩子发出错误信号——食物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正确的做法是,通过与朋友交谈或者散步更好的方式改善和提升情绪。
五、借酒消愁
工作一天不顺心,回家就想喝一杯。这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喝酒是缓解压力的极佳方式。家长应该寻找更积极的解压方式,比如锻炼身体、冥想打坐、与家人聊天等。
六、总爱攀比
有些家长凡事总爱与人攀比,动辄教育孩子“邻居家小孩如何”“你某某同学如何”等此类攀比。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起不到鼓励和鞭策作用,而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有良好的表现时,及时表扬。
七、爱争吵
如果夫妻间总爱争吵,孩子学到的是“争吵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父母吵架不但难以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压力。
八、对别人说三道四
很多家长爱对别人的长相或行为说三道四。这其实是缺乏自信的一大表现。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会学习这种行为,导致孩子人际关系恶化。
《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在家庭教育中是你不能迁就的?
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小编深耕家庭教育二十载,平时分享一些这些年的教育经验,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