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更新***
1.经济规律普遍存在;
2.我们人世间各种制度的安排,更重要的不是看过去,而是看未来,看它怎么样指导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3.经济学训练人怎么去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怎么样才能通过想象力来进行正确合理的比较和选择;
4.经济学的一个关注重点,是事与愿违的现象和规律。
5.我再给你举一个理性和不理性对比的例子:你说发脾气是理性还是不理性?当然,发脾气不理性。但是我问你,你是经常跟上司发脾气还是经常跟下属发牌气呢?当然跟下属发脾气的机会要多于跟上司发脾气的机会。为什么?因为你哪怕是不理性的,你也是理性地去选择不理性。所以,我们称之为“理性胡闹”
6.前几年有一位商人,他给哈佛大学捐了大笔奖学金,说这笔奖学金要给那些考上了哈佛大学,但是没钱去读的中国学生。你想想,这些能考上哈佛大学的人,跟那些得到了好几轮融资、差不多要上市的公司有什么区别?他们就差一点点了,他们的屁股已经坐在金矿上了,就差那么一锄头了。你把钱给他们,这到底是行善,还是投资?我看这不是行善,这是投资。
7.当然,这是周老师非常有洞察力的一点。他说,人治病吃药,大多数不是为了救命,而是为了减少痛苦。你想想看,从过去50年100年到今天,我们所知道的疾病数量是多了还是少了?是变多了很多。为什么多了那么多病呢?因为我们对健康的标准提得越来越高,我们越来越挑剔了。你说咱们的需求有止境吗?我还听过一种说法:政府可以把全民的医疗费用包起来,不外乎多少多少钱。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的需求其实是无限的。我经常说,一个普通人平时能吃三两,到了自助餐厅,他就能吃一斤。当政府把所有医疗费用包起来以后,人的需求就不再是原来的需求了。
8.这个判决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法官绕来绕去,却没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总的入学名额只有100人所以必然要实施歧视,必然要区别对待。你照顾了这个群体,就会让另外一个群体有所损失。如果你不准明晃晃地亏待白人,那就只能静悄悄地照顾黑人。
9.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通货膨胀相当于一种税
重庆房价不爆涨的原因有三:
首先他做的就是增加土地供给,把农民的土地政府收上来,统一给开发商,这样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也保证了开发商有足够的土地。重庆试点的地票制度,也就是建设用地指标凭证,通过占补平衡的原则,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又缓解了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每年为重庆多增14%供地。土地供应多了,地价上不去,地价上不去,房价自然也就不会涨。
重庆保障房供地占比达到22%,远高于上海的14%。重庆也这么干不停的建设公租房,租房成本很低,租房也很稳定,所以根本就失去了炒房的基础。
重庆房产税,政府的目的很明确,鼓励一人一套房,不要多吃多占,面积不能太大。简单来说就是土地供应多、公租房多、购置税高。 按这个趋势下去,重庆的房价不会暴涨,但重庆近年来发展很快,房价应该会保持平稳增长。
高铁时代不是说我们村离北京更近了,而是北京离我们村更近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建了高铁之后一定会出现虹吸效应,大城市会越来越大,容纳不了,人们会往周边去,会往卫星城拥入,但一定会朝着大城市去。
就是每年把你价值相等的美元和人民币放一起,这是最笨的对冲方式,但也是行之有效的投资
10.
幸存者效应:二战时统计飞机的弹孔,准备往弹孔密集的地方装钢甲,而恰恰应该往没有弹孔的地方装,因为那些地方中弹的飞机都没能飞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