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哲人们一直在回答的问题。
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史学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先生, 捕捉到人类思想长河中关于幸福的耀眼火花,独辟蹊径地将东西方哲学融为一炉:当西方遇见东方,当佛祖与埃彼克泰特会心微笑,蒙田与庄子隔空神交。
这位欧洲最受欢迎的心灵作家,真的可以使我们学会幸福。
★我们总是欲求更多的占有
★我们总是认为,为大家服务也无济于事
★我们将自己投射到外部的物质世界中,以此来寻求满足
★我们总是沉浸于对短暂的快乐不懈而永不知足的追求中
★我们总是在听到幸福离开的声音时,才发现它曾经来过
★法国三位总统 密特朗 希拉克 萨科齐 推荐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勒诺瓦(Frédéric Lenoir)
1962年生于马达加斯加,后迁居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社会学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EHESS)合作学者、《宗教世界》月刊总编辑。三位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和萨科齐都是他的忠实粉丝,并曾邀请他到爱丽舍宫共进晚餐。作品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引中西哲人的幸福观,加以评述。浅显易懂。终究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认识你自己。
# 很好的书啊,将东西方哲学宗教等融合一起来分析解读,庄子和蒙田,佛祖和艾比克泰特,他去见证到爱因斯坦致敬斯宾诺莎…这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幸福二字!幸福是什么,都指向内心,走好当下!从内去探索,达到平和和满足…
# 看过之后,对幸福有了一个较为整体的认知。当然,这个理解可能还很粗浅,但是却对之后的深入系统阅读和追求自我幸福之路的架构有了促进作用。很荣幸在有了“不幸”的感受时,邂逅这本书,让我明白“幸福”是可以通过了解幸福本身,重新构建自我认知系统来获得的
贰:
幸福从来不是一个舒坦的话题,谈着谈着,气氛由轻松变得凝重。这个世界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当然,也存在一模一样的幸福。大多数人喜欢讨论别人,但很少有人会去谈论别人幸福与否。如果我们把别人的幸福挪到自己身上,实为不切实际。而《幸福,一次哲学之旅》由浅入深地把幸福探讨了个底朝天,袁筱一那柔软不失理性的语言,更让阅读的人心里踏实。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阅读这本书刚刚好,陷入昏沉和清醒之间的大脑,更容易看得懂及接受人间真相。作者仿佛一个做衣人,用针小心翼翼、镇定自若的把碎步串联起来,呈现出来的便是一个宏伟明亮的命题,毋庸置疑,本书不失为一部杰作。尤其是分析蒙田和庄子那一部分,可谓精辟独到。当蒙田在议院看到几个可怜的印第安人时,随即把印度安人和西方人大胆、准确地作比较。“西方人有钱,但他们却永远处于不满足中,而印第安人‘成天都在跳舞’,他们仍然处在幸福的分界点上,只欲求自然产生的需求。”庄子的快乐,正是在于他知道如何与这世界快乐的气息融为一体。接着,作者为“智者“下定义:真正的智者是自由的,与天地共舞,是不朽的。这也是一种幸福。作者是法国人,却生活活泼地讲述孟子的幸福,几乎一气呵成。
然而,作者勒诺瓦和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不一样,他更喜欢深入地挖掘生活之后,再建设或者重建,他提出“漂亮”理论的时候,更愿意顾忌其他人的感受,为他人着想,如何幸福地活着。由此而言,这本书并非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整本书都在讲述幸福的脉络,当你跟着作者探索一遭后呢,眼睛回到日常中来,还得面对琐碎和无常,人会被消极的脾气捆绑,但不会轻易掌控情感密码。其实,作者在最初就给了一个基本却坚实的答案,那就是布吕克内所说的,“我太热爱生活,以至于它仅仅是幸福的还不够。”这句话看似无关痛痒,却可以深深击打着我们的内心。“我热爱生活”这是谁都能说出来的观点,然而,并没有多少人会主动欢迎痛苦的到来。不免让人试想,如果你活得艰难,房子、车子、票子,等等什么都没有,但如果你不热爱这些的话,你始终会卑微地活着。不免让人唏嘘。
说的太多,容易犯迷糊-----是不是我的生活比以前好了,我也就幸福了呢?也可以这么说,但不能完全这么说。如果一味的追求比现在更好的生活方式,随之增添更多的苦恼和烦恼,还不如一心一意地享受当下,关注当下,热爱当下的生活。如此,你收获的幸福,也会承载着明日的幸福。幸福无边界,生活不打烊,想来,也是同一个道理。
叁:
请问你幸福吗?
如果当年记者在街头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怎么回答?张大眼睛,盯着他看是必须的,顿时傻三秒也是必须的,只是对于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对于一个没有什么急智的平凡人来说,即便在看完了这本名为《幸福,一次哲学之旅》的书后,也没有像《华尔街日报》的推荐一样那么轻而易举得到关于幸福的指导,还是停留在茫然的阶段,依然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无从回答。
这也许不能怪老师教的不好,而是幸福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也太抽象了。弗雷德里克•勒诺瓦这位被誉为欧洲最受欢迎的心灵作家,被法国三位总统联名推荐的作者,从人类伊始对于幸福的讨论开始讲起,告诉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智者在思考,愚者不把它当回事;富者在追寻着,穷者在苦恼着;而这长河流到了今天,我这非智非愚的凡人,没有大富大贵的追求,也未经历一贫如洗的悲剧,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为什么要去思考幸福呢?不过,庆幸的事情是,世人并不总这样想,并不总去想他应该去想的问题,而常常去想一些自己身份、能力范围外的问题。因此,幸福顺理成章成了人人关心的问题!
我们上下求索的幸福,被每一位曾经思索过的人们都定义过,书中介绍了它的历史渊源与内涵,而今天它更多的是被当做动词在解读。在新兴的积极心理学中,我们更多的关注正面的、积极的一些感情与情绪,幸福名正言顺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幸福,更多的被解读为一种名为当下的运动,当下却不是一种泛泛的时空概念,而是一种用灵与念关注的当下,就像是河流一样它专注着自己的流淌,顺着水势,可以安安静静,也可以波涛汹涌,它不去改变,不去使劲,不去左右。它只是顺势力道,而这个势却又常常被披上一件名为幸福的外衣,来使人迷惑。
它可能在你大吃大喝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悄悄对你说你是幸福的;它可以在你吞云吐雾的时候麻痹你,偷偷对你说你是幸福的;它还可以在你追逐金钱,失去本性的时候,媚笑地对你说你是幸福的。而这一切,伪装后的,你以为的幸福,却会在某一天忽然告诉你它们并不是幸福,所谓的幸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那时你会发现你所追逐的不过是黄粱一梦,你以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幸福,就像曾经探索过幸福的先烈们一样,他们曾以为幸福是要通过苦行修来的,他们曾经以为幸福不属于这个世界,可现实却残酷的告诉了他们,幸福是哪飘渺的仙山,你等凡夫俗子耗尽一生也是寻他不着的。
是啊!既然寻它不着又为何要去寻找?这便又回到上一个问题中去,我们不去思考幸福,是否就能幸福呢?我们难道不是活在当下的吗?谁也没有本事即活在过去又同时活在未来,我们都是活在当下的,可为什么我们活在当下却也不幸福呢?
答案可以很简单,寥寥几句话“幸福取决于内心世界的平和”!“幸福是内在的:他在尘世之中得到自我实现,承认世界,包括自己最为私密的内心世界的原本模样。”而这样的幸福却不是我们在某个时间点上能回答的,是我们的习惯使然,是我们的思想使然,就像书中举过的例子一样,一个眼中只有恶的人无论去哪儿,看到的都是恶;一个眼中有善的人,无论在哪儿,也都能看到善。换言之,心中有幸福的人,无论何时都会感觉到幸福!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