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里都会做很多事,大点的事是升学、工作、结婚、生娃、换工作、离婚……小事就更是数不胜数。
做了这么多事,可曾有人想过,那些事,到底是你经过认真考虑后真的想做,还是因为大家都那么做,你就随波逐流跟着那样做?
有多少事,是你周围的人认为你该做你才做的?有哪些事,是你真的想要做而去做的?
你高中学理科,是周围人告诉你学理科容易考上大学,还是你真的喜欢理科?你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出于你的喜爱,还是周围人告诉你毕业后好就业?
你所选择的工作,是你自己的喜好,还是身边人告诉你那个工作稳定,或者钱赚的够多?
你结婚,是因为你认真想过,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会比一个人过活要快乐,还是因为周围人都结婚,你不结婚就像个异端?
你生孩子,是觉得养育孩子是个奇妙的过程,还是大家都生孩子,你也应该生一个?
茫茫然活过几十年后,忽然有一天,你发觉这一路走来,你都没有主动想过你所做过的那些事是否是出于你的真心。
若你发觉长大后的你,只是这个社会无形中捏成的,和其他人模样差不多,类似现代化工厂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你会不会突然感到慌张?
如果我们能在生命的每个转折处认真问一问自己的内心,也许生命会就此有很大不同。
也学你认真考虑后还是和以前做了同样的事,那也是好事,因为出于你的主动选择,你会觉得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最令人难过的是你发现当你认真思量后你很可能会有很不一样的选择。
你也许会选择去学文科,会学你想学的专业,会选择一个你更喜欢的工作,也许还会选择不婚,或者是丁克,那样的生活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一个社会总会给生活在其中的人设立一个“正确”的人生模式,宽容的社会更能接纳不同的人生模式,我们的社会也正在变得更有包容力。
很多时候,我们的“随大流”,更主要不在于周围的压力,而在于我们自己不会思考了,或者放弃了思考的能力,或者我们一直被教育不要和别人不一样。
无论怎样,多想一想: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吗?总是有好处的。即使往事不可追,还有将来可期。
被父母包办的婚姻,为人所痛恨,认为是造成感情不和的元凶。
等社会进步到可以自由选择时,自己恋爱结婚的人照样会有感情不和,离婚,尽管结果差不多,但是谁会因此就愿意回到包办时代?
这之中的差别就在于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是出于当事人自己的真正心意,是他们自己真正想做的。
这一世太短,来世不可期,千万不要糊里糊涂的委屈了自己的心来顺应世俗的“应该”,这样的委屈一钱不值,更不会有人因此感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