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
感觉自己越来越无知,虽然知道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却依旧不能快速跳出这个圈,不让自己焦虑。
以前听过一句话,说,我们的人生和知识,就像在画圆,学到的东西放进圆内,然后圆越画越大,已知的东西是圆内的空间,而圆外是未知的东西,这样在不断的学习中,就开始了焦虑,因为不会的越来越多,慢慢的,整个眼睛就都在去追寻还没有学会的,这一方面要学,那一方面也要加强。然后为了安慰没有太多时间的自己,就开始疯狂的买书,报课程,似乎这样能缓解一下不会的焦虑。
然后书,越买越多,没看的也就越来越多,这种还是所谓的“嗜书瘾君子”,仅仅是单纯的要缓解我不会的焦虑,书买来了,拆封的时候打开过一次,后面就束之高阁了。
课程越报越多,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各种视频课程,各种学习小组(群),一个一个加,然后一个一个保存到通讯录,消息免打扰,课程也就是刚买的时候听过一次,后面就全以没有时间当了借口。然后,再看到类似要学的课程还是会剁手去买。
明明是个姑娘,却不爱逛街,热衷于买课程、买书籍,这些束之高阁的东西更能填补心中知识怪圈的空虚感吧。
因为不会,所以焦虑;因为焦虑,所以没效率;因为没效率,所以不愿努力;因为不愿努力,所以,怪圈死循环。
今天看到一篇公众号推送,讲了一个小故事,关于老家的钟表慢了5分钟,却莫名的让人心安,稳稳的办事的故事,就慢出这5分钟,其实耽误不了什么,就是莫名的让人心安,觉得时间没有那么急,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确实能感觉到自己的焦躁,包括恋爱,速食文化把应该慢下来体会的恋爱速度,都直接放快了,很少有人愿意去花好长时间去追一个人,表白以后同意,那么一周内一定会去开房,如果追了一周都没同意,那就找好了下一个目标,心猿意马,谁都行,一起追。然后就一起少了一个互相了解的阶段,也少了一个大家可以和平共处的机会,毕竟,可能两个人在一起,至少有一个是用了下半身思考。就像送一束花,很简单,养一束花很难,都愿意速成,一周换一束,比自己从种子养到大,更受人追捧。
急么,急到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要什么,急到会迷失方向,急到改变也需要速成。
就拿我最擅长的专业领域——整形来说,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让整形效果一次到位,从玻尿酸填充到自体脂肪填充,这是一个需要反复注射到一次成形的改变,从单纯的填充到顺带塑形的改变,从外物的入侵到自身脂肪变废为宝的改变。自体脂肪可以填充面部,也可以填充胸部,填充面部优势大于玻尿酸,填充胸部优势大于假体,是最自然,最亲民的一个改变自己的方式。
哪里都是所谓速成宝典,今天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文案必备200本书》的链接,因为分享才可以拿到电子版书籍资源,然后就有朋友评论说:“有本事看完,发这个东西自己都没看过,屌丝才会相信。”是啊,拿到资源又能怎样,还是躺在百度云里,不过是自己看云里的东西的时候,会想起来,“哦,我还有这个”!
东西只会越积累越多,而我们真的需要的没有那么多,全部堆积在一起,哪一个都做不成,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焦躁,效率越来越低,拖延症犯起来,直到最后一秒,才会去完成一项任务。
时间真的是一个好东西,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时间,不过是有些人过成了48小时,有些人过成了12小时。有些人一天就是手机,有些人一天是一本书,有些人一天就是睡觉,有些人一天是一项技能。
这一天是刷朋友圈而过,还是刷微博而过,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还是强健自己的身体,选择嘛,无时无刻不在选择,就像你选择要不要继续读下去一样,不知不觉中做了很多选择,也在纠结中做过很多选择。
而我们的一生,要学的太多,慢慢来,就像《春娇与志明》中,志明抱着春娇说:“有些事不用一个晚上都做完的,我们又不赶时间。”
我们要等,我们要放慢脚步,人生不仅仅是要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过程的体验。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那么幸福不是一瞬间的绽放,而是一个体会的过程,一场用心去过好每一个当下的幸福。
一生那么长,我们要学的太多了,不要急,慢慢来,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