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发奋的季节。
共读书籍来自于阿里铁军元主帅俞朝翎的管理类作品——《干就对了》。虽说这一本管理类读物,一开始并没有多少兴趣。但在群内成员的促进下,翻一翻,发现也是另一种升维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或多或少在班级管理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像俞头所说:管理方法不管用,是因为没有管到心。因此管理者必须做到“识人心,懂人性。”
学生是受教育者,更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只有学生内心认可老师、信任老师的时候,我们的管理方式才有行之有效。
尤其是面对小学的孩子,他们的内心简单模仿性强,老师只有洞察学生的心理特点,感受并理解学生的情绪起伏,才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融洽地和学生相处,更使得学生愿意信任老师、配合老师,服从管理。 我非常认同俞头的一个观点:管理着要通过别人拿结果。真正的管理者不应该把所有工作都揽到自己身上,做埋头苦干的“种田人”,而要学会带领团队获取结果。
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拒绝短期快感,学会延迟满足;第二,不要按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第三,学会甩掉身上的“猴子”,做解决问题的教练;第四,不过度插手员工的工作,大爱就要学会放手;第五,做好培训体系。
在班级管理中,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培养的是一个团队,而不是单纯的助手。尤其对于班主任来讲,很多事情要学会放手,解放自己的同时,留给学生锻炼自己的机会,做好培训,指导细节,使他们在磨练中不断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相长。
所以说,受益匪浅!这是一本有逻辑、有规则,更是有温度的管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