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65:习得性无助VS习得性乐观

有的人20多岁已经死了,只不过等到70岁才埋。

           ——古 典

我们每个人会慢慢老去,最后都会走向死亡,这是没人能够抗拒的。那么在此之前,你开心也好,幸福也好,悲伤也好、伤心也好,难过也好,这所有的一切在生命终止的那一刻,都显得没有任何意义。

2017.11.5

今日共读:《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悲观源自于习得性无助

乐观的人在遇到坏事时,会认为失败只是暂时的,每个失败都有原因,这不是自己的错。

而悲观的人相信遇见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些坏事会毁掉他的一生,影响会持续很久。

悲观的核心是无助感。无助感,就是不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改变命运的一种感觉。

二、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解释风格,是你对一件事为什么会发生的习惯性解释方式。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阻止习得性无助,而悲观的解释风格会散播习得性无助。你的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三、乐观也是可以学会的

就像无助感可能是习得的一样,乐观也是可以学会的。

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时间的乐观和偶尔的悲观。轻度的悲观促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