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头发还未吹干。尼多卡就打来了电话,表示他已经到了楼下。我紧着将头发吹干,收拾好日常用品就下了楼。昨天收车时便与他说了今天要去波密县,需要住几天,他也带了不少东西。
尼多卡是公司在林芝本地找的司机,一个地地道道的藏族人,汉语说的并不是很流利。初次见面时,他怕交流不畅,带了他的女儿做翻译。带的是他的二女儿,一个很漂亮的藏族姑娘。尼多卡一共有三个女儿,后来了解得知,他大女儿在外地工作,小女儿还在上初中,二女儿大学毕业不久,正在准备考公务员。
其实尼多卡说的普通话,我是完全能够听懂的,尽管语调有所不同,但断句和说话的逻辑是和新疆少数民族没什么区别的。1月份的林芝市区,还没有下雪,清晨还是冷的让人惧怕。从灵芝到波密要经过一座山,我们要赶到中午暖和时到达山顶。中午时山顶的冰雪会融化掉一些,能少几分危险。
一路向山驶去,这与我印象中西藏的山并不一样,繁茂的植被尽收眼底。到山顶时正是中午,路面上还有一些冰,但贴近水泥路的冰已经开始融化了,轮胎压上去压碎的冰和水混在一起,并不会很滑。
在市区周边工作时,尼多卡经常带我去他家里吃饭。第一次去他家吃饭是这样的,我们在市区工作,中午休息时,我让他把我送到宿舍,他回家吃完饭,下午上班儿时再来接我。他问我宿舍有没有人做饭?我说没有。于是他径直将车开到他家。他家住在市区边的一个院子。院子东、西、北三面儿都盖了房子,南面是院墙和大门。北边房子后面还有一个房屋,并没有住人。据他二女儿说,那边是专用来烧香祈福的,类似寺庙。
从山顶向下行驶,植被愈发繁茂。半路因为路边倒塌的树木和神出鬼没的猴子耽误了不少时间。到山底时已经是下午了,尼多卡说山下路边的饭店有一个是他朋友开的,要去打个招呼。尼多卡的朋友很热情,并没有同意我急切离开的提议。喝完甜茶吃完咖喱牦牛肉饭,我想扫码付钱,被尼多卡和他朋友严厉的阻拦了下来。
尼多卡家里中午在家吃饭的人并不多,尼多卡的妻子还有弟弟,他的妻子主要负责料理家务,几乎是不会说汉语的,但她做的饭非常可口,这也是我多次去他家吃饭的原因。他的弟弟是个木匠,送过我一个很精美的小箱子,上面刻着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尼多卡的二女儿给我解释了那些花纹的寓意,大概是祝福和祈福,代表神明的护佑。当然每天中午一起吃饭的,还有尼多卡正在备考的二女儿,开始时她怕我喝不惯酥油茶,陪我喝了几天可乐,后来她看我很喜欢喝酥油茶,索性也就不再给我可乐了。
再上路不久就看到了南迦巴瓦峰,近处翠绿的树木更加衬托出了远处冰山的洁白和神圣。波密被称为冰川之乡,大概就是因为南迦巴瓦峰的存在吧。
到波密时已是傍晚,但还未到天黑的程度。到了同事推荐的酒店,我整理着接下来几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尼多卡冲了两杯清茶,就盘腿坐到他的床上看起了那本厚厚的书,我看过那本书,密密麻麻的全是我不认识的藏文。晚上我本想出去吃点儿川菜,但尼多卡表示他从家里带来了糌粑和牦牛肉,就着清茶也是一顿美味的晚餐。吃完饭尼多卡接着看书,我到酒店后的河水旁坐了一会儿,河边的晚风吹的很冷。
从波密回到林芝不久,就结束了灵芝所有的工作。我原本想直接从米林机场坐飞机回新疆,但公司说要先回拉萨对接一些工作事宜,就先回了拉萨。离开林芝时尼多卡的二女儿送了我一首他手抄李书同先生的《送别》。我也曾为她写过一首诗,但从未给她看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