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佳节,给远在广西的姐姐寄了一个本地口碑很好的月饼,这几乎成了每年都会做的事情,因为姐说广西的月饼没有她喜欢吃的味道。她告诉我,其实,她想吃的是老家镇上那些四个一筒的月饼,可惜由于包装技术跟不上,那种月饼根本没有办法寄过去给她。我想,姐之所以怀念那种月饼,只不过是因为它承载着她关于童年的回忆,那是一种记忆深处的味道。
儿时的中秋节,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成为我们的一种期盼。老爸会提前几天把月饼买回来,但是一定要等到中秋节那天才能吃。月饼的品种仅仅限于镇上销售的伍仁和叉烧,都是用纸包装,四个一筒。邻居家门前有一棵很大的柚子树,在中秋节来临的前几天,他们会把树上所有的柚子都摘下来,在树底下看摘柚子,成为了儿时回忆里一个比较深刻的场景,由于我们家跟邻居之间的关系比较好,通常邻居都会给我几个柚子,让我带回家。
中秋节那天,老妈早早就起来杀鸡,老爸买回来猪肉和豆饼,我们高兴地起来,看着老爸老妈忙里忙外,有时候帮忙打打下手。老妈把鸡和猪肉都成个成块的煮熟后,用篮子装好,再带上苹果、柚子、香和鞭炮,到村口的土地庙里烧香拜土地公。村里的每户人家中秋节那天都会去拜土地公,通常都会遇见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大家都会很开心地聊上一会。
老妈拜土地公回来后,继续忙碌着,到地里淋菜摘菜,我们在村里找小伙伴们一起玩,鸡和猪肉大餐常常都是要等到晚上才能吃。早餐吃瘦肉粥,午餐吃点猪肉和蔬菜!
其实,儿时的我们,中秋节那天起来后就开始盼望着晚上的到来。
不仅仅是因为晚餐吃得丰盛,更重要的是会有月饼水果吃。
吃过晚饭后,老妈就会让我们早点洗澡,月亮刚露出脸,老妈就用簸箕把月饼、苹果、柚子装好,拿到天台上的一张矮桌子上放着,桌子边上放着半根插上三支香的白胡萝卜。摆放好东西,老妈就会对着月亮的方向充满虔诚地拜三次。老妈告诉我们,这是请月亮姑先吃,我们才能吃。
全家人一起坐在客厅看珠江电视台的中秋晚会,等月亮升到半空,老妈就会把装有月饼的那个簸箕拿下来,给我们分月饼、柚子、苹果吃。每年才能吃上一次的月饼显得格外美味,最喜欢吃伍仁月饼。由于晚餐吃得丰盛,通常月饼也吃得不多,老妈会把剩下的月饼小心翼翼地放好,第二天晚上一家人看电视的时候又分着吃。
现在月饼的品种繁多,冰皮月饼、水果月饼,咸的甜的,但是,我已经没有了儿时对月饼的期待,甚至试过有几年中秋节,一块月饼都没有吃。我也不会限制孩子必须中秋节才能吃月饼,通常都会提前把月饼买回来放在客厅,告诉孩子喜欢就吃,可是,他们都不会像我儿时那样,对月饼有兴趣了。
关于中秋节,孩子们知道的比我们还多,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教他们做灯笼猜谜语,给他们说关于中秋节的历史由来……获取的信息比我们科学合理多了!老妈只是告诉儿时的我们,不能用手指指月亮,否则月亮就会在我们睡着的时候把我们的那个手指割掉,所以,我们对中秋节的月亮充满了敬畏。
现在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很多,可以选择的食物也品种繁多,孩子对月饼没有了我们那个时候的期盼,月饼的品种也名目繁多,甜的咸的,水果的冰皮的……我想,唯一不变的就是,中秋节那天的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互诉衷情!有些家人没法回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