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女性人物,我最喜欢程英。
一袭青衣,一把碧箫,一副面具,一片清幽。她就是程英,金庸笔下一位温婉恬淡、智慧深情的女子。她像一杯淡淡的清茶,沁人心脾;又似一枝空谷幽兰,独自绽放。徐志摩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就是程英吧,一个外柔内刚,清雅一生女子。
在《神雕侠侣》中,程英出场的次数并不多,只有寥寥几次,但每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九岁那年,她寄居在陆家庄,恰逢李莫愁寻仇,在生死之际他遇到了恩师黄药师,成了东邪的关门弟子。我想,程英那淡雅清幽的气质也多少受到了黄药师的影响吧。“一见杨过误终身”,与杨过的相遇,或许是她这一生情缘的开始,也是情劫的开始。在被李莫愁追杀的过程中, 她和表妹陆无双恰好逃到了杨过栖身的破窑里。当时的杨过,虽一副小混混的的泼皮无赖样子,但却有一副侠义心肠,他一通胡搅蛮缠拖住了李莫愁,否则的话,等东邪到了也就只剩几具尸体了。再加上杨过也是父母双亡、颠沛流离,舍生忘死的情怀、同病相怜的身世,瞬间打动了程英这个“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份感情陪伴了程英之后的一生。
她和杨过的第二次相遇,是在乱世堆激斗后。那时,她刚刚出师游历江湖,却碰巧遇见了心心念念的杨过,并力对敌。是夜,杨过在小茅屋里养伤,程英在屋外吹起一曲《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箫声幽幽,寄托了这个江南姑娘的满腹柔情。程英这一生做过的最大胆的事,大概就是在纸上反复地写上这八个字:“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写了又撕,撕了又写。这八个字的背后是无尽的无奈与怅然,这一点杨过懂得,但他不能去懂,他注定要辜负这样一个深情的女子。只留下一方锦帕,两份相思。
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该离去的,终究要离去。绝情谷中,杨过认了程英和陆无双作干妹妹,那时她是多傻啊。杨过治好毒后飘然远逝,浪迹江湖。陆无双大恸,程英强忍悲痛,安慰表妹道:“三妹,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说着,忍不住流下泪来。有些道理总是那么容易懂,也那么容易拿来劝别人,但自己怎么就放不下呢?人啊,就是这么可笑!黄蓉评说程英的性情为“外和内刚。”这和,大抵是因为在意的东西很少,少到大部分事情她都可以包容;这刚,却是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才有的刚,是一种任何人都不可改其志的坚韧和执著。
十六年,多么漫长的岁月啊!在嘉兴,这个相思和烟雨一样稠郁的江南小城,她和无双一起生活了十六年,也一起思念了杨过十六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风陵渡口,她偶然看到一缕桃花,忽的想起了一阕词:“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十六年后,她娇脸凝脂,眉黛鬓青,宛然是十多年前的好女儿颜色……,但却不在有当年的笑容。有情无缘,偏又是如此执著的女子,只留一声叹息。
断肠崖边,当白雕殉情,程英吟诵起多年前李莫愁常说的诗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禁使人泫然而泣。十六年之约到了,周伯通自崖下攀返,告知众人,没见着杨过。于黄药师、一灯、黄蓉、郭襄以及一干人前,程英一言不发,援绳溜下谷去。这一刻,程英的深情一览无余,除了杨过之外的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包括她自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华山相别之时,小襄儿望着杨过远去的背影依依不舍,而程英只是深深地看了郭襄一眼。那一眼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似乎是在慨叹郭襄,又何尝不是在慨叹她自己呢?“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杨过终究抱着小龙女双宿双飞,归去活死人墓了,而程英也只能带着她的相思回到嘉兴,饱含深深的寂寞,犹如一滴化不开的墨。
英,华也,亦即花。《说文》解释:“英,草荣而不实者。”《礼记•辨名记》又说:“德过千人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