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习惯改变命运,掌控习惯的四大定律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80%的行为都是由无意识的习惯构成的。

所以,习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无形力量,它们逐渐塑造了我们的身份和命运。

看一个搞笑视频需要5分钟,而做一个变自信的镜子练习只需要1分钟。我们为什么不想选择后者——因为不习惯。

开始做一件事时,尤其是新事物,往往很难,因为它尚未成为我们的习惯。

想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容易,但通过不断重复,我们可以让行为变得越来越自动化。

正如美国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克利尔在《掌控习惯》一书中所说,习惯的形成是一种行为通过重复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的过程。

《掌控习惯》一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习惯形成机制的深刻理解,更给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来培养和改变习惯。

以下是我在阅读《掌控习惯》后整理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改变习惯。

01、习惯的四大定律

书中提出养成一个习惯需要经历的4个步骤,称为习惯养成四大定律,这为我们培养习惯提供了清晰的框架。

1. 让它显而易见:

周玲老师在《认知觉醒》书中说:“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习惯需要一个清晰的提示来触发我们,我理解为有一个利于养成习惯的环境,比如将跑鞋放在门口,每天出门时都能看到,这就是一个强烈的运动提示。

这里有两个很好的执行公式:

1 我将于【时间】在【地点】做【行为】,设立清晰度。

例子:我将于早上起床复盘后在客厅看书半小时。

2习惯叠加:继【当前习惯】以后,我将【新习惯】。

例子:我每天洗完脸后,做一分钟的自我肯定练习。

2. 让它有吸引力:

人的情绪脑非常强大,喜欢安全有趣,讨厌不确定和乏味,即使后期能为我们带来很大益处。

换句话说,我们情绪脑只有看到做一件事有好处,我们才会去做。

让一个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不容易,除非让情绪大脑感受做这件事有好处。

这时,绑定喜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将我们想要做的习惯与我们喜欢的事情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习惯的吸引力。

例子:当我阅读手机邮件,我就可以得到脚按摩,当我读完一本书,我就能获得一件漂亮衣服作为奖励。

3. 让它简便易行:

人的天性“趋易避难,好吃懒做”,喜欢做简单容易的事。

这时我们利用“两分钟原则”,即开始最小的行动,时间一久,慢慢就能形成习惯。

这里的简单工作如穿上健身服或翻开书的第一页,就是成功习惯养成的第一步。

4. 让它令人愉悦:

当我们体验到习惯带来的乐趣时,我们自然更愿意重复这一行为。

早起能带来神清气爽,以后自然而然就想要早睡早起。

阅读带来平静和机会,感受到好处后,自然越来越喜欢看书。

这就是正反馈路径,感受到好习惯好处,越去做,学做越喜欢,越来越好。

所以有些人越来越优秀,有的越来越颓废,都是习惯方向不同造成的。

02 、我的感悟和行动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习惯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也在尝试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1.给习惯定好时间和空间:设定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来培养习惯,如每天早上起床后的阅读时间,每天晚上写作时间,有助于习惯的自动化。

2.两分钟原则:凡事做2分钟就停,降低开始的门槛,即使是最小的行动,也能成为习惯养成的起点。

3.让习惯有愉悦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寻找乐趣,避免因压力和痛苦而导致习惯的放弃。

03、掌控习惯,掌控人生

通过《掌控习惯》,我认识到成功是日常习惯累积的产物,而非一次性的重大转变。

微小的变化,通过时间的积累,可以带来显著的结果。

而习惯的持久性与我们身份的一致性密切相关。

当我们重复一次好习惯,我们就向我们向往的身份方向向前一步。

当我们的行动与我们想要成为的人的身份相匹配时,习惯更容易被内化并持续下去。

开始容易,坚持很难,只有掌控习惯,才能掌控人生的方向和质量。

写在最后:

习惯塑造了我们的今天,也将塑造我们的明天。

《掌控习惯》不仅是一本理论指导书,更是一本实践手册。

它教会我们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养成好习惯,同时避免坏习惯的陷阱。

习惯的塑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策略。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掌控习惯,实现自我提升,走向更加丰富和充实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