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于我来说,有点哑巴吃黄连的感觉。这事你知道吗?知道。你记得做了吗?没有。怪谁?怪自己。
我以前学英语,后来学了法律。这两门在很多人看来需要死记硬背、需要好记性的学科,学习成绩还都过得去,所以我一直自诩“记忆力较强”。直到最近,我越发不自信了:钥匙呢?钱包呢?手套呢?或者同事打来电话:“你不是答应帮我值班的吗?!……”次数多了,情绪由着急到挫败,由挫败到自我怀疑:我是不是脑子有什么问题了?还是过了三十岁大关,真的体力精力不支了?难道是早衰?!
百度“健忘”,搜索最多的问题就是:年轻人健忘怎么办?看来很多人和我一样,健忘不是病,忘起来真要命。我结合自己的经历,从心理方面分析了一下健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当然,这种分析不包括器质性的病变,如果大脑皮层出了问题,去看医生比自我剖析要对症得多。
一、性格原因。大家生活中应该也能遇到这样的人,性格乐天,不拘小节,凡事大而化之,很多事觉得不重要,所以不需要放在心上。心大的人烦恼少,也不觉得忘了某些事是个问题。这样的人自得其乐,未尝不可。
二、考虑不周全。有很多打着健忘旗号的考虑不周,不是忘了做某些事,而是压根没想到需要这样做。为什么说是忘了呢,因为别人一提醒,打个激灵,恍然大悟:对哦,应该这样做,我怎么没想到呢。
三、潜意识认为不重要。我觉得人的潜意识是会为事情的优先级排序的,重要的事情就算半夜做梦都有可能惊醒:这件事做完了吗?再比如,领导叮嘱你要准备一个发言稿和小伙伴交代你给她买支迪奥烈焰蓝金口红,哪个容易忘?也许因为你知道,领导的事办不好会挨批,小伙伴却会原谅你。
四、对人的漠视。忘事总归和人有关。最近的一件事我自责了很久:一个同事休假,恰巧那个周末安排了他值班,和他同在一个办公室的我居然忘了通知他值班时间,结果那个同事差点误了值班。虽说通知值班是内勤的职责,但我也难辞其咎。静下心来分析,忘记是因为冷漠。因为从心里不够关心那个同事,与他相关的事情我都不感兴趣,自然不会分配精力给他。
五、压力大而且心有抗拒。如果你做的是内心喜欢的事情,我觉得健忘的情况会少很多。因为内心有主动性、有欲望去完成,大脑是开放的、积极探索的状态。而如果长期压抑,对一件事潜意识里抗拒,潜意识就会以特有的方式帮助你逃脱压力——选择忘记。
其实以上的原因只是我自己给自己看病,因为上次健忘之后我就心有余悸:忘了自己的事还好说,忘了别人的事就不好了!长此以往,还不变成粗心大意、办事不靠谱的马大哈了吗。我给自己开了三种药。
第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列表管理。
第二、接纳、察觉自己。接纳自己的状态,接纳工作内容,察觉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情。
第三、保持专注和投入。对人、对事,有积极的参与感,认真投入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