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家委会微信群里有人发起建立班级公众号的倡议,我没有第一时间回复,主要是想多观察一下。今天上午发起人在群里点名没有投票的人之后,我以组织宣传委员的身份做了回复表达了观点。主要分析了公众号的目的,表达了一下个人意见,也提了一些实操建议。
这时班主任出来表态了,确定说要做,而且说她和我一起负责,因为写公众号需要很多在场的感受,很合理。之后我又呼吁了一下,希望能有更多伙伴加入,很快发起人表态负责排版,一位小组长报名参与。孩子班级家委会公众号运营团队就这么成立了。
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其实有很多细节。运营公众号工作量很大,没有做过的人并不清楚,投赞成票更多是凑热闹。作为组织宣传委员,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利用自己的角色促成事情的合理发展很重要。家委会会长和班主任是首要责任人,其次是副会长,尤其是我们班这位副会长很积极,这三位的积极参与很重要。组织宣传委员是一个专业角色,责任是协助会长、副会长、班主任完成具体的工作。
从结果来看,我的简单的发言适时促进这件事的进度。从分工来看也很合理,尊重了会长、副会长、班主任的角色,没有把责任和工作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同时呼吁了其他热心伙伴加入,加强了大家的参与感。
这才是在一个组织里工作的正确思路。不过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几年前,我处理的不会这么妥帖。如果要探讨一些这些年的自讨苦吃有什么意义,那么沟通能力、情商、看待问题的视角、对人心和人性的关注与理解,这些方面是我这几年最大的成长。这些能力很重要,不管是处理大事还是小事要能用得到,从这方面看这些苦吃得很值。
孩子上小学才刚刚两个月,最近关于学校、家长和各类教育机构的接触和了解让我刷新了对教育的认知,相比之下自己当年所接受的教育太粗糙了。不过提到教育大家联想到的大多是太卷了、现在的孩子太不容易了这类观点,以前自己没有做过,都是看一些自媒体,对教育也是这种感受,甚至觉得社会环境给教育带来很多负担,但亲身经历以后发现自媒体输出的很多内容还是有主观偏向,想必是为了迎合目标群体的心理。
如果按照一贯的表达方式,我现在也算是加入了鸡娃的行列。因为孩子上小学搬了家,把客厅改成了书房,装了投影方便投屏,给孩子报了拉丁舞、英语、围棋、思维课、阅读课。
为了孩子能让从整体上理解她的日常,做这些事情、上这些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策划了一次家庭版三中全会(以教育为主题),制作了她能看懂的ppt配合讲解。
为了保证孩子的休息时间,又想让这些项目能均衡落地,制作了记录表。
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卷,但其实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卷,而是帮助孩子规划一种积极、平衡、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现阶段的孩子还是很需要有人帮她规划的,一个人的时候她经常会问我,妈妈,现在我们干啥呀,我好无聊啊。能够帮她找到既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活动她很开心。
这些项目中英语、拉丁舞、围棋是一直要坚持到小学毕业的,其他根据情况灵活变动。
课外班拉丁舞和围棋是认真思考过的,一动一静,拉丁可以平衡孩子的性格,围棋可以发挥孩子的优势。
孩子从小很喜欢跳舞,节奏感也不错,但是每一个动作都做的很认真很到位反而导致她跳舞的时候不流畅,表情也比较严肃,中国舞感觉就不太适合她,反而很符合拉丁舞的要求。而恰好拉丁舞的衣服和高跟鞋都很吸引孩子,所以目前学的最开心的就是拉丁舞。
围棋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全局思维,需要专注力,孩子目前在这几个方面都很不错,目前学起来还不费劲。
陪孩子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会随时观察她,她能够感受到这些事情的乐趣和有成就感很重要。有时候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拉课,但因为很多是线上课补起来比较方便,所以执行起来有冗余空间,这样就可以兼顾进度和她自己的感受。
在学业、拉丁舞、围棋上我们设定了目标,但我们在意的不是目标本身,而是实现目标会让过程变得更有意义,能增加幸福感。实现目标还能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和自信心。孩子的潜力也需要有目标牵引和激发。
不知不觉,孩子的教育已经替代工作成了我生活的重心,很多变化其实是自然而然的,并不需要反复权衡、消耗意志力去刻意改变,所以很多时候顺其自然反而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