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感恩节的时候,朋友圈有人发文:不要给我发感恩节祝福,我是爱国的中国人,不过洋节。
现如今这个时代,中西方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从事对外贸易的人数增多,出国留学的机会越来越多,外国朋友来中国交流学习的机会也比以前多了很多。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要求学习英语。而许多早教及幼儿园的孩子,早早的便开始了英语学习的道路。这一系列过程当中,我们不仅仅是从事一项工作或者学习一门语言。在这背后,不可避免的,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程度的了解到各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饮食习惯以及地方特色,特产等。比方说,从事出口贸易工作的,为了加强与国外客户的互动,在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这类传统西方节日的时候,会提前写祝福邮件发送给客户。一般节假日西方客户会放假一段时间,这期间,客户不能准时回复邮件,不能按时提货等,我们都需要事先有个了解,才能提前做好相应的计划和安排。再比如,现在出国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经济条件好了,旅行的机会多了。国内游完了,就想要出国了。每到一个地方,看到当地的特色饰品,特色小吃,众人追捧的护肤品,婴儿用品等等,总会想要带一些回来。就好像去了美国没有买雅诗兰黛,去了韩国没有买一瓶雪花秀,去了泰国没有看一场人妖表演,都相当于没有去过一样的。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当中,不知不觉发生的。因为全球频繁的交流和互动,我们早已经不再是固步自封的中国了。民众也了解到了更多的文化,增长了许多不同的见识。我们因为看到一些好的东西想要去买,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开始过起了圣诞节,这些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爱国是一种深层次的感情和精神。我们出生并成长在祖国的怀抱,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深厚的浓烈的感情。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愿意为之奋斗的奉献精神。我们需要怀有这样一份感情,这样一种精神。而不是简单地,不知从何而起的,盲目的抵制洋货或者洋节。
鲁迅先生曾经表达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论语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理性的来看待西方文化和传统,我想,这才是真正有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