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定义的“智商”这个概念,包括两部分内容:前半部分是脑子里有多少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下半部分是这些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联系。
在分析过前半部分关于清晰、准确、必要和多少这几个关键词后,现在再看后半部分,后半部分除了以上四个关键词外,增加了一个新的关键词“联系”。
大脑中的概念既清晰又准确,在观察、理解和表述事物和现象时,就不容易走偏;想要对一个事物或现象做出尽可能准确的理解和表述,大脑中的概念不仅要清晰、准确,还需要具备足够充足的“必要”概念;一部分概念只对一部分事物和现象的理解有用,涉及到更多的事物和现象,人们需要更多的概念,才能构成理解和表达的充分“必要”条件。
从这四个关键词的表面去理解,以上表述是足够的。可是在理解和表述许多事物的时候,大脑中已有的概念并不是简单一一对应的,不是一部分概念只对应具体的一些事物,许多概念可以和其他概念联系,共同构成对另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充分必要的解释条件。
所以,大脑中的概念能否构成清晰、准确、必要的联系,同样是构成“智商”的必要条件。不同的概念相互联系,构成理解不同事物或现象的“必要”条件。
大脑中“清晰”而“准确”的概念最好尽可能地多,仅仅是数量多还不够,概念如果不能构成相互的联系,在实际应运中还是作用不大。当大量概念之间发生的足够充分的联系,就能够组成更多的充足“必要”条件,用来理解和表述更多的事物和现象。
当大脑中存在大量“清晰”“准确”的概念,某些从无联系的概念在某个特殊的时刻突然联系起来的可能性就变得多起来了,这些突然的联系或概念的“链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顿悟”。“顿悟”的前提是大脑中已经有了尽可能多的“清晰”“准确”的概念,概念越多,从意想不到的角度产生意外链接的“顿悟”的可能性就越大。大脑中产生的“顿悟”次数多,同样也是“智商”高的具体体现。
“智商”是理解和表述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构成“智商”这个能力的要素是“概念”,概念必须“清晰”“准确”。概念的数量还必须尽可能的多,这些概念之间发生越多次数、越大程度的联系,就越能构成理解不同事物所需的充足“必要”条件。
“智商”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持续学习,输入大量“清晰”“准确”的概念,通过思考和“顿悟”,在概念中产生大量的联系,为理解和表达不同事物或不同现象提供充足的“必要”条件,处理问题的能力必然逐步提高,同样也就标示着“智商”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