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先前的小说。300多字梗概捋清一章的来龙去脉,正要展开,忽地发现:自己不会写了。
打斗的画面脑海闪过,却不知道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即使写了也是干干的,不生动。我知道这是我半年没有再写古言小说的结果。另外,我习惯了用大白话写日记,从前雅丽细致的笔触也不见了,还有古言词汇和一般性描写用词,脑海也忘得精光。如此一来,即使能想象出情节,准确表现也成了难事。
“这些天我一直不敢动笔写作,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我知道自己写不出。今天一试,果然!”明天再试,恐怕结果也是一样的。生疏这件事,不是一天两天能掰回来的,需要时间去唤醒,可能是3天、4天,甚至一个星期。
并且,不光是写,还要看小说,写古人言行要看《红楼梦》《聊斋志异》,打斗看金庸或影视剧打戏,而各种描述要看小说和之前做的笔记,而深度则要求我看相关的理论作品。能写出一章文理皆有可观者的3000小说,不是那么轻易的,它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在我,一章文字写完,总是修了一遍又一遍才发出去。我很羡慕那些日更6千8千甚至上万的作者,我自己却是万万不能。如果写不好,我会特别不舒服,如果满意了,就觉通体舒畅,好像又创造出一篇了不起的作品。“能发出去的小说,它未必是完美无瑕的,却一定是当下的我能展现出的最好水平。”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不是用手打字,而是耗费心力去雕琢文字,以至有写完一章之后不想再写,实在太煎熬了。可是我好想把故事写下去啊,我很爱自己故事的主人公,配角也喜欢,他们行事决不是按我的思路去的,而是根据他们的行为逻辑走的,我在设身处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时,仿佛也经历了多重的人生,
深度则要求我看相关的理论作品。能写出一章文理皆有可观者的3000小说,不是那么轻易的,它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在我,一章文字写完,总是修了一遍又一遍才发出去。我很羡慕那些日更6千8千甚至上万的作者,我自己却是万万不能。如果写不好,我会特别不舒服,如果满意了,就觉通体舒畅,好像又创造出一篇了不起的作品。“能发出去的小说,它未必是完美无瑕的,却一定是当下的我能展现出的最好水平。”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不是用手打字,而是耗费心力去雕琢文字,以至有写完一章之后不想再写,实在太煎熬了。可是我好想把故事写下去啊,我很爱自己故事的主人公,配角也喜欢,他们行事决不是按我的思路去的,而是根据他们的行为逻辑走的,我在设身处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时,仿佛也经历了多重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