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第三部分笔记
1、 名词定义
非暴力沟通:又称爱的语言,有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不再条件反射一般粗暴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重塑我们对冲突的积极思维方式,打开爱和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接,使得人们乐于互助。故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2、 暴力的根源,在于双方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求,同时却对表面的行为做评价
3、 耐心的倾听,能激发对方表达感受的愿望,从而更有利于我们找到感受背后 的需要。
4、合理的反馈有下面几点需要注意:
用真实的情感去替代刻意的应付;
用客观的询问代替主观的评判与建议;
用体会感受替代建议与意见。
很多时候,我们在倾听时会习惯的去应付对方,甚至还会加入评判、比较、说教等主观想法,这样不仅会让对方失去对话的欲望,还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通过寻问对方具体的信息,找到对方语言背后的需求,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对方在抱怨这个点上。这样,对方就会被你拉进理智的轨道里。
此外,在回应时,也不要轻易给出我们的建议与意见。因为我们的建议往往包含着我们的主观判断,会造成对方不必要的麻烦。
很多时候,人们缺少的不是献计献策,而是倾听和理解,是能和他们进入同一个沟通的频道。
5、为什么要说出自己的心声
倾听,是为了感受对方的需要,了解对方的请求。在明白对方的需求和请求后,如果我们能满足就尽量满足,不能满足就说出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与请求。
人不是机器,无法不知疲惫的运转。我们也有累的时候,也有需要向别人倾诉的时候。如果我们遇到实在不想再听下去的时候,有两个方法
一种是大声提出自己的请求。但是,这种请求不能成为指责,而是要客观说出感受与需要。
第二种是立刻换个环境,让自己冷静下来。有时遇到特殊情况,自己心情特别沮丧或者特别愤怒的时候,千万别撑着,要立刻换个环境,让自己平复下来,再进行沟通。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那么所有的抨击、批评、攻击、辱骂、嘲讽,都会在我们面前失效。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第一时间要想到的是,这是对方表达需要和请求的一种方式,尽管这种方式非常糟糕,但他们并非真正想伤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