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20171103No173

0715-0740用时25分钟字数635


图片发自简书App



越长大才越发现每个人都行走在泥潭里面,或深或浅,刚开始的阶段,会因为生活中总是出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而感到沮丧,会抱怨会恼怒,甚至都不知道在生什么气,只是知道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行走,只能辨别出悲伤。


在大一些,带着冷静一些的头脑去观察会发现,你不是唯一一个有这样感受的人,有了这样的心理机制,好像就有个保障一样,你并不孤单,你体会过的失落伤心沮丧,有千千万万的人也正在体会着,区别在于,你们怎么采取行动去描绘你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不如意的事情,如果让你指出来,这应该是最容易的事情,我们想要变得更好的期望不时的会提醒我们那些需要被改进的点,然而面对这些困难的点是令人不安的,最本能的反应就是逃避,可以让当下的你远离焦虑,只不过次数多了,小的困难会积累成大的阻碍,问题和冲突会一直存在于那里,并不会因为你的掩耳盗铃就消失了。


在泥沼中也同样夹杂着美好的事情,但一般需要你特别的留意,因为它们通常是很小的声音出场的。


已经知道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会经受许多细菌的侵入,首先,我们需要接受这样危机四伏的环境,不管是谁都是一样。其次,当下一次有细菌入侵时候去体会身体即时的反应是什么,在焦虑,害怕,恐惧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你不曾留意的信息,该深挖的时候要直达本质。再次,剥开情绪的雾霾,理性分析之后去做直接相关的事情,只有有效的行动可以改变现状。


时不时的抬头看看,确认一下方向,根据手里的情绪指示器思考下一步行动该是什么,那些看起来能量满满无忧无虑的人就是这么做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