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自我鼓励

  蔡颖卿老师说,母亲告诉她:要为你的孩子做我们没有为你做的事。她说,如果我没有那样的母亲,估计也不会有这样的勇气面对生活和两个孩子了。

真的很幸运。

但是,在我们这一代父母中,能够有被理解,鼓励,支持的上一代算是少数。虽然原生家庭慢慢被诟病,因为成了逃避改变的借口。可是,一个一个生活中普通的妈妈,都是从曾经的过往中,从自己的局限里,在为孩子做我们不曾体验过的事。

有位朋友说,她的一个表妹,没当妈妈之前十指不沾阳春水,几乎不做家务。可有了女儿,那种想方设法,变着花样,准备食物的用心,让人着实佩服。

还有妈妈,为了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给孩子做榜样,断断续续坚持5年早晚朗读;

为了跟青春期的女儿更好沟通,一位妈妈开始在卡片上写鼓励的话,因为不会,总是用心请教,问我:要怎么写呢?怎么才能表达真心呢;

也有从小被指责挑剔的妈妈,认真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接送上学,准备早餐,安排各种活动…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我想,只要是看了育儿书籍,参加过学习的妈妈们,其实都有一颗心:要为孩子做我们不曾拥有过的事。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是不断刻意练习,又或者,前进三步又后退两步。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后的难过,忙于工作没时间陪的内疚,妈妈们一直一直在努力,真的很了不起。

  刚开始,我接触家庭教育,课堂里的方向是让妈妈们反省,做错了,不应该,要改进,到后来慢慢改变,更多地是,妈妈们要被理解,要被看见,要被鼓励。正如佛家所说,要想对别人慈悲,首先要对自己慈悲,要想对别人有善意,请先对自己保持善意。在如今的生活压力下,妈妈更需要自我的肯定,和周边的肯定。

昨天看一部电影《小花的味增汤》,最令我感动的是,身患绝症的妈妈,一点一滴,手把手地教4岁女儿做饭,叠衣服,教能照顾自己的事情。妈妈的那句:以后我不在了,你也能照顾好自己让人泪崩。看完以后,我告诉自己,虽然我不曾体验,但我也想为女儿这样做。

爱孩子是本能,怎么爱可能需要一生的练习。谢谢所有的妈妈,包括我自己。虽然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好,但是,妈妈们努力想做好的心,却从来未曾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