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周开始时读了两本脑科学方面的著作,写了《不了解大脑的心理学就是耍流氓》一文。随后阅读了另一本书《重塑大脑,重塑人生》后,不由得让我进一步思考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哪些书值得阅读?重读了斯坦诺维奇的《这才是心理学》,并认真地读完了满是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的《生物心理学》。
每个人都有一套生活方式,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见解,但不是人人都是心理学家。
简书有个热门的专题叫做“心理”,但里面的文章大部分都和真正的心理学无关,无非是些个人生活经验,如何调整情绪的文章、如何育儿。当然不是说这些没有用,但却与科学二字无缘。
最近写的一篇篇有关心理学书籍介绍和推荐的文章,竟然一篇也入选不了这个专题,我就不明白心理专题到底审稿的标准是什么。或许,正是这样的伪心理学文章充斥着简书,才让一些人去知乎上吐槽,“简书就是一个鸡汤励志平台”。
其实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懂得心理,即使是心理学家做实验得出了与我们普通人常识相违背的观点时,普通人总会拿出七大姑八大姨的证据出来,证明心理学家错了。而事实上,是自己的常识错了,我们的头脑天生不适合做概率统计,所以才会有各种心理学家所说的认知谬误(偏差)存在。
在上篇文章中,我已经吐槽过《重塑大脑,重塑人生》这样的书籍,但还对自己的看法持有怀疑(是不是我误解了这本书?),于是就拿来基思·斯坦诺维奇所著的《这才是心理学》一书重读,才知道自己的批判并没有什么不妥。
斯坦诺维奇对于心理学被人误解,也很无奈。他提到了三类摆在书店心理学专架上的图书,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心理学,这几个标准也能让你了解这些伪心理学的祸害:
其一:弗洛伊德、荣格等早期经典著作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以及后来继承者荣格、弗洛姆、阿德勒等人,多半都侧重于老式的精神分析观,而这些早已经不能代表当今心理学的发展了。
我自己承认,早年对于弗洛伊德、弗洛姆都很热衷,读后深受启发,两年前对于阿德勒也十分崇尚,然而后来的阅读让我认识到,这些基于个案和自我反思得来的观点,经不起实验检验,或者至少需要被证实或是可证伪之后,才能够让人信服。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意义,若是能够让你从困惑、忧郁以及其他低落的情绪中,转变过来,不妨也可以读读。一定要记住,这些人的著作不是当今心理学,而是早期心理学的研究。
其二、超验研究
自古我们对于超验现象都比较着迷,什么心灵感应啦,意念移物啦,星座风水啦等等。这些确凿无疑的是让每个人感兴趣的话题,但确是伪科学的内容。
前几日和朋友聊天,他提到了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心灵感应事件。说是他和母亲回家走在楼道里,在某一刻母亲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妹妹去世了,结果当天收到电报,内容正是她妹妹去世的消息。
我说了两点可以解释,一种是罗伯特·谢尔德雷克所提出来的,所谓的“形态发生场”理论,我在《信奉超感猎杀与形态发生场的神棍们》一文中,批判过这种远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歪门邪道。
第二种是基于洛夫塔斯的“记忆重构”的理论,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多次解释过,我们的记忆是不可靠的,通常后面发生的事情会重构我们的记忆,例如收到电报得知某个亲人病逝的确切消息,让之前你走在黑暗的楼道里某种害怕的情绪,得以虚构了一次心灵感应的记忆。
这种研究超自然现象的大多属于伪心理学的内容,但超自然学者却认为自己的颠覆性发现,不被主流认可,从而绕过科学界同行评审的期刊,直接向无知的大众来传达自己的发现。
其三、自助类
自助类的书籍,我们称之为“鸡汤”,这些鸡汤大多时候真是有毒,不可轻易喝。用斯坦诺维奇的评价来说,这类书籍中:
这些所谓的新疗法很少基于控制实验的研究,如果作者是个临床医生的话,他们通常只是依靠他们的个人经验或者少数的几个病例,就提出了自己的“发现”。这在所谓“替代性医疗”中十分常见。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一书的作者就属于这一类,大肆根据自己精神分析的个别临床经验,来夸大神经可塑性的好处。之前阅读的另一本书《大脑勇士》,是这样书籍中的典型代表。书中介绍的大多只是作者自己的临床病例,充满了病人的自证。所有偏方、超自然治疗都能找到一大堆的病人自证。
之前写过一篇《9个特征教你如何识别烂书》,最近的阅读让我不得不加上一条:
10、临床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尤其是有精神病学或心理分析硕士、博士头衔的)所写的科普著作。
近年来,中国境内的出版社又有一个新的趋向,毕竟他们也知道,以上伪心理学书籍已经不能再满足于市场的需求。因此,市面上便出现了以“认知”、“大脑”为名的伪心理学著作。
本身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等研究引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读者也很难分清楚哪些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哪些只不过是打着“科普”的名义,欺骗我们的伪科学。
比如明明是教人写作的一本书,非得命名为《认知天性》,明明是自助书籍,却叫做《大脑勇士》。毕竟出版业是一个盈利行业,正如斯坦诺维奇总结说的那样:
图书出版是一种商业行为,市场的力量决定了什么样的读物可以摆在书店的书架上。然而,科学的关注点并不是由此决定的。在所有的学科尤其是心理学中,被科学家们认为有用的想法和那些被包装后能够热销的想法之间存在一道鸿沟。
带着对于大脑神经可塑性和左右脑功能特异的疑惑,我找来了詹姆斯·卡拉特所著教科书《生物心理学》来了解。
虽然我也早将化学与生物学知识还给了高中老师,但该书对于心理的各种神经机制都有详细的介绍,并附带上了彩色插图,让人收获颇丰。
仅以神经可塑性为例,大脑的一个区域大体上负责一个功能的区域功能论并没有因为神经可塑性的出现而颠覆,负责视觉的神经在人丧失视觉之后负责起了听觉传来的信号,神经元的联结在多次重复刺激下会变得更加活跃,但这些都不会让你的布罗卡区转变为负责空间能力的区域。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商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后天环境可以塑造改变的智商。如果你要过多的强调智商可以超越遗传决定的上限,通过10000个小时理论来练习弥补你的某个缺点,就有些得不偿失。比如,你乐感不好却想学习钢琴,在花费了多年的辛苦之后,你终于能够达到熟练的水平,但你也丧失了你原本成为一个优秀画家的潜力。
最后,不懂得心理学,就不代表你不可以发表关于心理的见解,每个人在这方面都是自由的,然而,如斯坦诺维奇所说,“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许多人想要的不仅仅是发表有关人类行为见解的权利,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无论他们说什么,人们都应该相信其所说的话。”
所以,当心理学越来越走向了“自然科普”时,普通人的“心理”却离伪科学越来越近。
鉴于上,自己创建了一个专题,名为《认知·行为·脑科学》,欢迎赐稿,也欢迎有道之士共同编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