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年仅十二岁的玛蒂尔达遭到了灭门之祸,她敲开了住在隔壁的职业杀手莱昂的家门,得以暂避杀身之祸。
电影中,玛蒂尔达问了莱昂一个经典的问题:“人生总是如此痛苦吗?还是只有童年如此?”
莱昂回答说:“总是如此。”
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如玛蒂尔达这般糟糕的童年,然而“盼望长大”却是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共通的心愿。
那个时候,我们以为长大后就不会有写不完的作业,就可以不受父母的约束,就可以拥有随心所欲的自由。那个时候,我们都以为,只要长大了,一切都会变好的。
1.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长大?
在中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岁即是成年人,开始独立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三个特质对“我们认为自己是否成年”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
1.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的责任
2.独立地做出决定
3.实现经济独立
在父辈那一代,受社会条件的限制,不少人还未到18岁就已经开始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并在之后几年逐渐完成了婚姻/家庭、事业的多种选择,顺利进入成人阶段。
而到了我们这一辈,社会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受教育时间延长,婚育年龄进一步推迟,很多在成人期该做出的承诺和该承担的责任都被推迟了。而我们关于自身角色的探索和思考,却比父辈更加深入和剧烈。
在心理学上,18-30岁,尤其是18-25岁这一阶段,被称为“成年初显期”。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便是频繁的变化和对人生可能性的探索。心理学家Keniston这一描述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因此,这一阶段又被称为“一生中最混乱的阶段”。
在成年初显期,每个人都应当在爱、工作和世界观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最终走向成年。然而,这三方面的探索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是会面临被拒绝、被颠覆、被摧毁。并且,这一时期的探索大多是独自进行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孤独感。
如果你正处于这个阶段,这本由Know Yourself的主创们编写的《长大了就会变好吗?》或许能给你一点帮助。
Know Yourself在中国最头部的泛心理学社区与平台,拥有在国内最全面、最专业的心理学内容体系,主要聚焦原生家庭、情绪管理、自我发展、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生涯规划六大板块,在全网拥有超过700万用户。
Know Yourself以帮助青年人自我探索为己任,希望联结最大的力量,支持青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努力在全社会倡导以“身心健康”取代“身体健康”的新健康观。
2017年,Know Yourself出版了《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一书,探讨了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
脱离了原生家庭之后,在建立自己的家庭之前,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年轻人正处于一个混乱而盲目的时期,也就是在《长大了就会变好吗?》一书中所聚焦的“成年初显期”。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以“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和“自我成长”三个方面为主题,每个主题下细分出相应的问题,帮助每一个正处于“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从提出具体问题开始,审视内心,觉察自我,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2.爱情是可以管理的
每个人在进入青春期后,都会对“爱情”产生朦朦胧胧的感觉,加上家长和学校的约束,在这一时期,爱的探索还是一种尝试性和短暂性的。而到了“成年初显期”,爱的探索会变得更加亲密和严肃,我们会开始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会更希望选择什么类型的人作为自己一生的伴侣。
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显示,爱不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情感,而是一个个产生了“积极共振”的瞬间,每个这样的瞬间都伴随着身体、大脑、激素水平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爱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它并不是永恒的。所以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瞬间你非常爱一个人,而在另一个瞬间会十分讨厌TA;同时,你也可能在这个瞬间爱这个人,而在另一个瞬间爱另外一个人。
既然爱是如此的“短暂”和“不可控”,那我们又要如何进行“爱情管理”呢?书中给出了五个建议:
a.确立正确的关系信念,警惕“宿命信念”。爱情不是宿命,任何关系和婚姻都不是命中注定的。持续的努力付出才是爱情成功的关键,所以要努力为你的爱情创造一个个“积极”的瞬间。
b.通过身体来改变感觉。既然爱的每一个“积极瞬间”都包含了一系列大脑和身体的变化,那么我们也可以用身体的行动来增进爱的瞬间。比如能见面就不要打电话,能语音聊天就不要文字沟通。
c.进行一些“亲密练习”,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亲吻、拥抱。
d.独自思考“爱”也能增进爱。独处的时候,想一想对方的好,回味一下彼此的关系。
e.找到一个“中间人”,这个人是对你们的关系比较了解的,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提醒你们之间那些爱的瞬间。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段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然而,由于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带着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因此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平等和尊重。
针对亲密关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如何科学地做出承诺、如何表达爱、如何打破沟通僵局、如何修复出轨后的关系等,书中都给出了确切而细致的建议。
3.管理情绪的第一件事,是识别情绪
我是在孩子出生以后才开始看各种育儿书籍的,之前看《P.E.T.父母效能训练》,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在书中强调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情绪被接纳”,这个说法让我大受震动。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孩子是没有什么行为能力的,他们需要依靠父母来满足需求和解决问题,父母也习惯了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宜。然而,在满足孩子生理需求的同时,父母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想想看,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别人说:“小孩子能懂什么?”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们,也就习惯了自己的情绪被忽视。如今,我也做了母亲,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更健康的亲子关系。于是,自从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试着帮助孩子识别情绪。
到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识别情绪的能力真是很欠缺。当孩子哭泣时,我并不能准确地分辨出他是愤怒、悲伤、委屈、恐惧还是困惑;而当他大笑时,我也只会用“他很开心”来描述。
直到读了书中第二部分的内容,我才明白,能够区分并识别自己具体感受的能力,会直接影响我们管理和应对情绪的能力。正是因为我无法准确地区分出自己所经历的情绪究竟是什么,在面对负面情绪时,我就更容易“失控”——被负面情绪所控制。
如果你和我一样,想要提升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那就先学着主动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尝试将它们用语言表达出来吧。
4.原生家庭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
这两年,“原生家庭”的概念非常火,大多数人谈论这个话题时都是控诉与批判的情绪,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把自身现在的各种不好的性格、不满的人生和不顺的经历都归结到“原生家庭”中,认为是婴儿和童年时期所遭受的待遇影响了自己的人生发展。
难道说,那些“原生家庭”糟糕的人,这一生就已经被注定了吗?心理学家们可不这么认为。
牛津大学的 Brian Little认为,“每个人都至少有三个自我:一个是由基因决定的自我,一个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下的自我,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自我。而最后这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
先天的基因决定了我们的生物性特征,人生最初的亲子关系影响着我们日后的人际交往,而早期的家庭教养环境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社会化行为的模型。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人格塑造,哪怕我们对此没有任何记忆。
意识到这些,才更有助于我们追求“第三个自我”,即使先天基因和后天成长环境受限,我们仍然可以自由地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精神胚胎,它决定了我们的基本气质,和未来可能发展变化的范围。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对自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和要求。
我们一定有着自己无法突破的极限,但同时也一定会有天生的优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坦然接受极限所在的事实,因为这就是真实的自己;同时在优势所在的范围内努力成长进步,获取更大的成就感。
看完全书后,回到书名——《长大了就会变好吗?》,内心多了一丝笃定和淡然。
如果没有自我觉察的念头和自我改变的勇气,无论活到多少岁,需要面对的问题一个都不会少。 人生从来没有坦途,但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觉知,使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