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拖延症是“时代流行病”,很多人列出一大推清单,却总是在各种诱惑面前放弃抵抗。
不仅仅年轻人抵挡不住诱惑,现在四五十岁的爸妈那代人也一样,一次次很晚睡觉,失去控制,停止不了大半夜玩手机的坏习惯。
有人为此学习各种时间管理课程,手机里下载一堆高效率软件,在一段时间内看起来有效果,但是长期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最后又拖延了,那这么时髦的病到底有没有什么根治的办法呢?
其实每个人都想早点去完成某件事情,但是就是控制不了,导致行为跟想法不一致。
认知心理学提出一个著名的概念——自我控制模型或者自我决定模型,这个概念加深了对拖延及很多行为的理解。
最典型的一个实验——棉花糖实验:把30个多个小孩带到一个房间,每个小孩放在单独的房间并放上一颗棉花糖,15分钟后如果这些幼龄小孩没有把这颗棉花糖吃掉,那可以奖励得到第二颗棉花糖。
最后有些人几分钟就吃掉了这颗棉花糖,有些人选择等待15分钟得到第二颗。十年后再找回这30多位小朋友,选择等待的孩子拥有了更好的人生,普遍更有竞争力。
有一个博士生延时几年没有毕业,然而天天玩游戏(红心大战)。他说这个游戏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乐趣可言,当听到这个游戏音乐时都有一种想吐的感觉,很难受,可是他每天还在重复玩这个游戏,玩了几十万局了。
那么这个跟前面讲到的自我控制模型有一种矛盾,前面案例提到的是一种享乐主义,小孩意志力不够,吃糖很快乐。但是他打游戏打的很痛苦了,并没有放松的感觉,可是他还是坚持每天玩。
换句话说,他不是为了快乐而玩游戏。
为什么他可以锲而不舍的把这个游戏玩下去,只是因为他的自控力不足吗?
有人说他在学习和玩游戏之间做了一个对比,学习太痛苦了,所以哪怕是一个枯燥无聊的游戏也会选择玩下去。
根据这个案例发展出了另外一套应对拖延或者应对行为问题是从兴趣出发,也就是内部动机,假如这个事情可以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我会选择做,反之,不去做让我不快乐或者不享受的事情。
所以有人会选择做一些并不享受的事情来逃避工作或者学习的原因就在这。
那怎样才能更好的去工作去学习,必须发现内部动机。
什么工作可以让我们快乐?做起来有成就感、不拖延、享受的工作代表有内部动机。
有个同学每个月上班都要迟到好多次,她闹钟7点的,起床不怎么拖延,可能是在衣服搭配、化妆、慢慢悠悠排长队坐地铁吃早餐耽误了好多时间,迟到公司最多扣点她的钱,就感觉也无所谓,如果一个月迟到多次要被公司开除,她说肯定不至于迟到。
在这个例子中迟到其实是两者的关系,公司的惩罚力度不够,给了她迟到的空间。
在心理学领域这个叫做系统性的思考,每个人的行为都不能独立的来看待,一定要连接上他的背景知识,把他放到背景当中去理解,为什么会发生,以及为什么可以维持下去。
人的行为既不是完全的由自己决定的,也不是被动的由他人或外界的事物决定的,人的行为是在关系中互动的产物,叫做关系视角。
我们工作中往往一个项目分配给某个小组一起做都会有一个期限,什么时间完成。但是有的同事会一直拖延,最后其他做的快的同事不得不帮他做才能如期完成。
为什么他会拖延,其实是整个团队一起在帮他维持,导致拖延没法改。
作为一个成年人同时可以联系到自己身上,晚睡的那个人是你,拖延的那个人是你,在这个背景下是一个怎样的系统允许这样一个行为发生,甚至鼓励这样一个行为发生。
因为孤独,身边没有特别亲近的关系或者没有特别在乎你做了什么的时候,这样一个环境导致拖延、晚睡、手机成瘾的现象,没有人在乎你做的好不好,所以最好不要让自己在一个人的状态里。
通过关系视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又很难去解释的一些行为的时候,我们为自己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我们要改变这个行为,可能不是改变自己,不是说再去学习一些知识和技巧,而是改变和别人之间的关系,当那个关系出现变化的时候,也许我们的这个行为再也没有生存的土壤了。
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在一个群体里大家都做的很好,就你不做,你也不好意思,一群人监督你。
多想想晚睡第二天会导致什么后果,有个人不是很喜欢他现在的工作,也不太喜欢他的老板,每天下午两三点才开始他的工作,导致日复一日的加班熬夜到后半夜,还是拖着不睡。
有个心理咨询师告诉他,你白天见到你的老板的时候就对他说,你心理默默地说:你拽什么拽,你知不知道,我昨天又用了不睡觉的方式让我这个工作状态很低迷,我就是来报复你,我就是让你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员工。
当他这样尝试着做了几次后,发现自己的这个行为挺愚蠢的,后来换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的晚睡都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导致,这只提供一个思路。
当你能够看到他的这个行为和他背后的系统相互依存的时候,也许你可以看到一个更简单的方式来改变这个行为,那就是去调整这个系统。
那你的晚睡和拖延又是什么导致的呢?值得你去思考,并把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