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组体重数据,足够让前面21天的努力白费,可预见的心情不美丽。
就昨天一天的饮食,吃多了,今天体重秤诚实的反馈了行为后果。
一看,本来21天减重6斤,现在变成2斤。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但这些年,这种失落感似乎已经是常态。已然发生,除了找到心神不宁真正的原因,就是接纳这一切,而不继续“破罐子破摔”,就地恢复正常饮食。
分析这几天不太正常的原因:
1、开开心心做了蛋挞,孩子却说没有肯德基好吃,不怎么吃,蛋挞液又担心浪费,看着还有两个蛋挞要被浪费掉,我给吃了,除了怕浪费,我还想吃甜食,找个借口而已。
2、孩子和邻居小朋友玩产生不愉快情绪,为了安抚孩子,尽量避免冲突,孩子想逛超市买点东西→去超市买了巧克力等甜食→家里一堆巧克力,孩子一边吃一边看电视,这种环境场景我很想加入,还有那诱惑的巧克力→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最后吃了三个→有点后悔,想着明天好好饮食。
3、第二天,爸爸回家,我不想和他正面聊天,因为我认为他的话题会让我焦虑,所以不想面对他,而却不得不面对他,这个过程心情开始变得复杂而不宁,产生内耗。
4、孩子觉得我做的蛋挞没有肯德基好吃,然后我做好了给妈妈尝尝,她也觉得没有肯德基好吃,让我带回去。我一口气把剩下7个吃掉。
5、妈妈的午餐很丰盛都是我爱吃的,我没按饮食计划吃午餐,然后就也不那么算计量,吃到饱。但后悔了,却又因为吃了喜欢吃的,没有量的束缚而感到舒心,虽然只是暂时的快感。
6、这几天学习了法考书籍、情绪性进食书籍、定位书籍,任务多了,急了,乱了。一个时间里不是说好了就做一件事,怎么又贪心了。做多了消化不了就陷入选择困难症和疲惫期。
7、思考定位,还没有头绪,一直在迷茫和选择困难中,想删减到一件事,一直拖延逃避,总想先做别的再来思考。我在逃避思考的“苦”。
8、孩子晚上睡觉不老实,加上她爸爸这几天联系我,我总想起一些不愉快经历。所以睡眠质量不高。精神状态不好,感到疲惫。
9、处于姨妈期,激素原因导致本身情绪就莫名波动不安。
这几件事集中发生在三天之内。所以又失控了……对暴食策略已经视而不见了,一边吃一边逃避麻烦……
应对策略:
1、根据生物情绪脆弱性容易受环境影响。孩子和我的零食尽量少买或不买。谁吃都没好处。
2、没事尽量自己家按计划吃饭,妈妈家太容易放纵自己了,因为氛围美好,食物可口。
3、莫贪心,给自己松弛感,做好计划,不要安排太满,一个时间就选一件事做。
4、定位问题慢慢思考,想到什么先记下来,总会明了,不要急。
5、先安抚好自己,孩子就好了,睡眠也会好起来。
6、远离容易让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的人事物,断舍离一切不如意的关系,没什么,自己最重要,回到自己身上,照顾好自己,爱自己。
7、给自己放假,每周一定要有1-2天属于自己的放空日,想干嘛干嘛,别勉强。日子总得慢慢过才会好起来。
中午餐后吃了冰箱里最后两块枣糕和沙发上孩子留下的奶片。晚餐后孩子要吃巧克力,我和她要了……
天呐,我到底心里那一块不对❌了,翻了一堆书却看不下去,一个月坚持不到。